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董伯懿归吉州》
《送董伯懿归吉州》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我来以丧归,君至因谪徙。

苍黄忧患中,邂逅遇于此。

去年服初除,听赦相助喜。

看君数归月,但屈两三指。

茫然冬更秋,一笑非愿始。

篮舆杨柳下,明月芙蕖水。

僮饥屡窥门,客罢方隐几。

是非评众诗,成败断前史。

时时对奕石,漫浪争生死。

送迎皆幅巾,设食但陈米。

亦曾戏篇章,挥翰疾蒿矢。

君豪才有馀,我老惫先止。

东城景阳陌,南望长干紫。

欲斸三亩蔬,于焉寄残齿。

经过许后日,唱和犹在耳。

新恩忽舍我,欣怅生彼己。

江湖北风帆,捩柂即千里。

相逢知何时,莫惜缣与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dǒngbǎiguīzhōu
sòng / wángānshí

láisàngguījūnzhìyīnzhé

cānghuángyōuhuànzhōngxièhòu

niánchūchútīngshèxiāngzhù

kànjūnshùguīyuèdànliǎngsānzhǐ

mángrándōnggèngqiūxiàofēiyuànshǐ

lányángliǔxiàmíngyuèshuǐ

tóngkuīménfāngyǐn

shìfēipíngzhòngshīchéngbàiduànqiánshǐ

shíshíduìshímànlàngzhēngshēng

sòngyíngjiējīnshèshídànchén

céngpiānzhānghuīhànhāoshǐ

jūnháocáiyǒulǎobèixiānzhǐ

dōngchéngjǐngyángnánwàngchánggān

zhúsānshūyāncán齿chǐ

jīngguòhòuchàngyóuzàiěr

xīnēnshèxīnchàngshēng

jiāngběifēngfānlièqiān

xiāngféngzhīshíjiānzhǐ

注释
丧:丧事。
谪徙:贬谪迁移。
服:官服,这里指贬谪身份。
初除:刚刚解除贬谪。
篮舆:竹制的轻便车辆。
芙蕖:莲花。
幅巾:古代男子的一种头巾。
蒿矢:比喻草率的诗文。
残齿:晚年,余生。
唱和:互相作诗酬答。
新恩:新的恩赐或任命。
江湖北风帆:江河湖海的北风,暗示离别。
翻译
我因丧事归来,你却因贬谪迁徙至此。
在这动荡不安的岁月中,我们意外相遇。
去年刚从贬谪中解脱,听到赦免消息时我们都很欢喜。
看你归来的次数,只需屈指可数。
冬去秋来,你的笑容并非最初的意愿。
我们在杨柳树下乘篮舆,月光映照着荷花池。
仆童饥饿时多次探视门口,客人散去后我才靠在几案上。
我们一起评论众人的诗作,评判成败,依据的是前朝历史。
常常在石上对弈,随意争论生死。
无论是迎接还是送别,我们都只戴幅巾,简单的饭菜只有米饭。
我们也曾玩笑般写下诗篇,挥毫泼墨如疾箭。
你才华横溢,而我年老力衰。
东城景阳小路,南边遥望长干紫色的远方。
我想在那三亩菜地里种菜,以此度过余生。
自那次之后,我们的唱和声还时常回响耳边。
新的恩典忽然舍弃了我,欣喜与惆怅交织在你我之间。
江河湖海北风起,扬帆就能远行千里。
不知何时能再相见,不要吝啬纸笔,记录我们的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送董伯懿归吉州》。王安石以其改革政治和文学上的创新而闻名,他的诗歌也深受人们喜爱。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首先,“我来以丧归,君至因谪徙”两句表达了诗人和董伯懿相互之间的情意与支持。在古代中国,“丧”通常指的是家中的不幸事件,如亲人的去世,而“谪徙”则是被贬官或流放。这里,王安石通过这两个词语描绘出一种彼此理解和共鸣的情感。

接着,“苍黄忧患中,邂逅遇于此”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与友人不期而遇的喜悦。“苍黄”形容的是天气或心情的阴沉,而“邂逅”则指的是偶然相遇。这里强调了朋友间的情谊是无论何种困难都能相互扶持的。

以下几句,“去年服初除,听赦相助喜。看君数归月,但屈两三指。”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记忆。在这里,“服”指的是服丧,即守孝,而“初除”则是指丧期满之后的第一年。同时,“听赦”可能是指朝廷的宽赦令,表示国家对人民的慈善。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自己与董伯懿之间深厚的情谊。

在后面的几句中,如“篮舆杨柳下,明月芙蕖水”等,王安石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描绘出他和朋友间的美好时光。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也反映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至于“是非评众诗,成败断前史”几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评价和历史判断的深刻认识。这里,“是非”指的是人们的评论和争论,而“成败”则是指事物的成就与失败。这两句话传递出诗人对待名利和世俗评价持有超然态度。

最后几句,如“东城景阳陌,南望长干紫。欲斸三亩蔬,于焉寄残齿”等,则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与向往。在这里,“东城景阳陌”指的是特定的地点,而“南望长干紫”则表达了一种渴望或憧憬。“欲斸三亩蔬,于焉寄残齿”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简单愿望,这里的“蔬”可能是指菜园子,而“寄残齿”则是一个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余生中能有所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意象,展现了王安石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对于生活、文学和历史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幽栖三首·其三

三芝羽人伫,五诫坏衣脩。

农圃日用事,刍荛无几求。

林丘识真趣,城阙罢菟裘。

挥斥尘劳客,平生为道谋。

(0)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其一

我迁海康,实编于民。少而躬耕,老复其真。

乘流得坎,不问所因。愿以所知,施及斯人。

(0)

赋园中所有十首·其三芦

芦生井栏上,萧骚大如竹。

移来种堂下,何尔短局促。

茎青甲未解,枯叶已可束。

芦根爱溪水,馀润长鲜绿。

强移性不遂,灌水恼僮仆。

晡日下西山,汲者汗盈掬。

(0)

寿贝彦中

紫府仙儒降节旄,九霞光彩烛林睾。

夙悯东海安期枣,露熟西池阿母桃。

环座子孙连玉树,满堂宾友列英髦。

琼壶石髓兮尝遍,应许同跻寿域高。

(0)

送家安国赴成都教授三绝·其一

城西社下老刘君,春服舞雩今几人。

白发弟兄惊我在,喜君游宦亦天伦。

(0)

雨病

晴送麦入仓,雨催谷含穗。

共怪天公仁,曲尽老农意。

谁为三日霖,下漉一丈地。

百谷争奔流,通川不可厉。

夜闻屋山落,昼说城闉闭。

老羸知奈何,脾病尤所畏。

中宵得暴下,亭午卧忘起。

良医过我言,勿药行自喜。

损食存谷神,收心辟邪气。

兀然槁木居,油尔元和至。

天唯不穷人,人则昧其理。

学道三十年,愧尔良医赐。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