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云海歌次文学古韵》
《白云海歌次文学古韵》全文
元 / 瞿智   形式: 古风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深护山之心。

有时随龙去沧海,倏焉天宇团秋阴。

英英不来入我牗,直上璇霄掩箕斗。

或贯日色流玉虹,或漏雷声堕天狗。

山人学禅草庵里,静看白云朝暮起。

此心欲与云俱閒,又逐溪风过溪水。

纷纷武士尚挥戈,格斗东南未决何。

安得此云化霖雨洗兵甲,散为玉烛四海皆阳和。

云兮云兮如擘絮,奈此东流复如注。

山人祇在玉山中,长绕山人草庵住。

(0)
鉴赏

这首诗以“白云”为主题,描绘了白云在山间、天空中的变化万千,以及它与人间世事的关联。诗人通过“白云”的形象,寄托了对自由、和谐、和平的向往。

首句“白云深,白云深,白云深护山之心”,以“深”字形容白云之多,隐喻其守护山灵之意。接着,“有时随龙去沧海,倏焉天宇团秋阴”,描绘了白云随龙游历大海,瞬间又聚成乌云覆盖天空的景象,展现了白云变幻莫测的特性。

“英英不来入我牗,直上璇霄掩箕斗。或贯日色流玉虹,或漏雷声堕天狗。”这一段进一步描述了白云的神奇变化,时而遮蔽星辰,时而形成彩虹,时而引发雷声,展现了其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

“山人学禅草庵里,静看白云朝暮起。此心欲与云俱閒,又逐溪风过溪水。”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隐居山间的“山人”,通过观察白云的起落,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也暗示了白云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带来心灵的慰藉。

接下来,“纷纷武士尚挥戈,格斗东南未决何。安得此云化霖雨洗兵甲,散为玉烛四海皆阳和。”诗人借白云之能化为甘霖,比喻其能化解人间的战争与苦难,带来和平与温暖,体现了对和谐社会的渴望。

最后,“云兮云兮如擘絮,奈此东流复如注。山人祇在玉山中,长绕山人草庵住。”诗人以“擘絮”比喻白云轻盈飘逸,同时也表达了对白云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而“山人”则象征着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白云的神秘与美丽,以及它与人类情感的深刻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谐、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瞿智
朝代:元   字:睿夫   籍贯:其先嘉定州

智一名荣智,字睿夫,一字惠夫,其先嘉定州人。父晟,迁昆山。兄信字实夫,时齐名,称二瞿先生。智嗜学明《易》,至正间,宪司试辟后青龙镇学教谕,摄绍兴府录判,寻弃官去。睿夫博雅能诗,以书法钩勒兰花,笔致妙绝。时寓华亭,所居有通波阁。与黄晋卿、段吉甫、李季和、成原常、张伯雨诸君友善。
猜你喜欢

纸窗

偏宜酥壁称闲情,白似溪云薄似冰。

不是野人嫌月色,免教风弄读书灯。

(0)

好事近.二月十日作

春事日相催,红尽浅桃深杏。

可惜窥园无暇,任绿苔封径。

凭谁说与雨和风,休要太狂横。

等待禁烟予告,要选幽寻胜。

(0)

读圆觉经

万法归一心,一心何所寄。

灵光自巍巍,无物不具备。

如来既先觉,要警众生寐。

倒说纵横说,莫非明此事。

上根可与语,惟有十二士。

问略答更详,玄关大开示。

下及三种观,真修岂容废。

定轮各差殊,均入清净地。

直须顿悟入,不落第二义。

圆觉与圆通,总是闲名字。

(0)

留宿田家

迟落前溪水,田家借一椽。

容身函丈地,阖眼湿薪烟。

马饲牛栏下,人眠狗窦边。

此行频窘涩,吾意亦安然。

(0)

蒙程伯寓知府给事以仆生祠妙唱见寄辄次韵奉酬

闻道邦人尚去思,栽松植竹绕丛祠。

要知独立无言处,正似危邦援绝时。

平世功名付图画,暮年活计在钩丝。

谢公旌旆巡山后,千里慇勤寄好词。

(0)

垂丝钓

江枫秋老。晓来红叶如扫。暮雨生寒,正北风低草。

宾鸿早。乱半川残照。伤怀抱。

记西园饮处,微云弄月,梅花人面争好。路长信杳。

度日房栊悄。还是黄昏到。归梦少。纵梦归易觉。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