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纩亦不暖,辗转对空房。
谁谓百年促,偏令此夜长。
白露涂前除,崇兰委令芳。
端居独无偶,坐惜此时光。
重纩亦不暖,辗转对空房。
谁谓百年促,偏令此夜长。
白露涂前除,崇兰委令芳。
端居独无偶,坐惜此时光。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描绘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孤独与哀愁。
“重纩亦不暖,辗转对空房。”开篇即渲染出一种凄凉氛围,厚重的被褥也无法带来温暖,主人公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这不仅是身体上的寒冷,更是心灵深处的孤寂。
“谁谓百年促,偏令此夜长。”接着,诗人发出感慨,人生虽长,但此刻的夜晚却显得格外漫长。这句话将时间的短暂与情感的绵长形成对比,强化了孤独感。
“白露涂前除,崇兰委令芳。”秋夜的露水覆盖了前庭,高大的兰花已凋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一景象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喻了人生的盛衰无常。
“端居独无偶,坐惜此时光。”最后两句点明主题,主人公独自一人静坐,珍惜着这孤独时刻。这里的“端居”既有“端坐”的意思,也有“安于现状”的意味,表达了诗人面对孤独时的无奈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面对孤独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累累坏墙如破甑,百生不生荆棘盛。
华台舞馆遗故基,欲问何人人不知。
昨日开池得金钏,犹想当时美人面。
飞萤走燐画灯红,残莺晓燕清歌啭。
地老天荒世运移,百年几家如奕棋。
南山有树兼有石,旧宅平来见新宅。
两河楼橹枕孤城,四野貔貅列万营。
饮马直疑天汉落,挥戈可使塞云平。
三春日里旌旗影,五夜风前鼓角声。
北去塞尘无朔漠,南来王气有神京。
玉门都护传书至,羽扇将军草檄成。
社稷山河开帝业,鸟蛇龙虎识天兵。
令严步武威容盛,夕报烽烟气候明。
伫看长驱清瀚海,始知台阁著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