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啸翠微半,山月忽东上。
松际露清光,揽之不盈掌。
欢友两三人,开窗坐閒敞。
宿鸟赴幽期,飞泉递清响。
有酒旨且馨,有月皓以朗。
长吟招隐诗,临风寄遐想。
公子归去来,山中瑶草长。
长啸翠微半,山月忽东上。
松际露清光,揽之不盈掌。
欢友两三人,开窗坐閒敞。
宿鸟赴幽期,飞泉递清响。
有酒旨且馨,有月皓以朗。
长吟招隐诗,临风寄遐想。
公子归去来,山中瑶草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楼之上欣赏月色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首句“长啸翠微半,山月忽东上”以悠扬的长啸声起笔,引出山月从东方升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松际露清光,揽之不盈掌”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照耀下,露珠闪烁,仿佛伸手可及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
“欢友两三人,开窗坐闲敞”则转而描写与好友共赏月色的场景,窗户大开,室内宽敞明亮,朋友相聚,气氛温馨。接下来,“宿鸟赴幽期,飞泉递清响”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机,宿鸟归巢,泉水潺潺,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
“有酒旨且馨,有月皓以朗”则点出了饮酒赏月的情趣,美酒香醇,月色皎洁,增添了诗中的生活气息和审美情趣。最后,“长吟招隐诗,临风寄遐想”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的遐想,通过吟诵招隐诗,寄托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公子归去来,山中瑶草长”以一种劝告的口吻结束全诗,鼓励人们回归自然,享受山林间的美好时光,瑶草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寓意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