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风人度,飞文鞍马边。
羽声悲不止,剑击气无前。
别绪萦春草,离心逐玉鞭。
河梁频执手,日暮两凄然。
慷慨风人度,飞文鞍马边。
羽声悲不止,剑击气无前。
别绪萦春草,离心逐玉鞭。
河梁频执手,日暮两凄然。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别田约生(其二)》。诗中描绘了在行旅途中与友人的离别场景,情感真挚,充满离愁别绪。
首联“慷慨风人度,飞文鞍马边”,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概,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行旅中的场景,既有文采飞扬的才情,又有策马疾驰的壮志,展现了离别之际的热烈与激昂。
颔联“羽声悲不止,剑击气无前”,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伤氛围。羽声,可能是指行军时的号角声,此处用来形容离别时的悲伤情绪;剑击,暗示了离别时的决绝与不舍,气无前则强调了这种情绪的强烈与不可阻挡。
颈联“别绪萦春草,离心逐玉鞭”,将离别的情绪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春草的绵延不绝象征着离别思绪的缠绕,玉鞭的轻扬则暗示了离别时的无奈与不舍。
尾联“河梁频执手,日暮两凄然”,收束全诗,点明了离别地点——河梁,即桥梁,象征着分别的地点;“频执手”表达了离别时的频繁握手,意在强调离别之深重;“日暮两凄然”则描绘了黄昏时刻,两人相对而立,满目凄凉的情景,深化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未来的忧虑,情感真挚动人。
曹君本右族,乃是武惠孙。
孝义出天性,辞貌恭而温。
念昔父早没,而独母氏存。
母子守清素,终鲜弟与昆。
穷居力弗赡,藜藿供盘飧。
时有好善者,有女愿与婚。
既以承祭祀,复兹奉晨昏。
奈何颇成立,母老病且殙。
迎医及祷祈,徒然自趋奔。
母病日已剧,恻恻心忧烦。
于焉割其股,调和煮成䭈。
一啜病即愈,依然对庭萱。
后来病屡作,夫妇相与言。
再三至刲肝,闻者惊心魂。
老天念其诚,遂使母子完。
曾从视其伤,肌肤尚留痕。
母寿尽天年,此心可无冤。
至今问其故,对客声犹吞。
嗟哉孝子心,勇为过孟贲。
杀身以成仁,况兹罔极恩。
唯知母所重,此身何暇论。
世多不情子,贬议争嚣喧。
圣朝崇孝治,特为旌其门。
岂徒事奖劝,要使薄俗敦。
吾知孝义名,千古留乾坤。
《题孝子曹镛卷》【明·王绂】曹君本右族,乃是武惠孙。孝义出天性,辞貌恭而温。念昔父早没,而独母氏存。母子守清素,终鲜弟与昆。穷居力弗赡,藜藿供盘飧。时有好善者,有女愿与婚。既以承祭祀,复兹奉晨昏。奈何颇成立,母老病且殙。迎医及祷祈,徒然自趋奔。母病日已剧,恻恻心忧烦。于焉割其股,调和煮成䭈。一啜病即愈,依然对庭萱。后来病屡作,夫妇相与言。再三至刲肝,闻者惊心魂。老天念其诚,遂使母子完。曾从视其伤,肌肤尚留痕。母寿尽天年,此心可无冤。至今问其故,对客声犹吞。嗟哉孝子心,勇为过孟贲。杀身以成仁,况兹罔极恩。唯知母所重,此身何暇论。世多不情子,贬议争嚣喧。圣朝崇孝治,特为旌其门。岂徒事奖劝,要使薄俗敦。吾知孝义名,千古留乾坤。
https://shici.929r.com/shici/Jjxm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