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泛鲸波入大梁,廓然无圣对君王。
可怜径寸无人鉴,却与相如依旧藏。
远泛鲸波入大梁,廓然无圣对君王。
可怜径寸无人鉴,却与相如依旧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达磨大师与梁武帝之间的对话场景。达磨大师远渡重洋,来到大梁,面对梁武帝的尊崇,他却感到空洞无物,如同面对一个没有智慧的君王。诗中“廓然无圣对君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达磨大师对梁武帝精神层面的评价,暗示了梁武帝虽位高权重,但在达磨大师眼中,却缺乏真正的智慧和理解佛法的深度。
接着,“可怜径寸无人鉴”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达磨大师对于佛法真谛的追求,即使在如此之大的国家,也难以找到真正能理解和欣赏佛法的人。这里的“径寸”可能象征着佛法的深奥和不易被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达磨大师对于自己所传之道未能得到广泛认知的遗憾。
最后,“却与相如依旧藏”一句,以司马相如的典故,暗喻达磨大师与梁武帝之间的交流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达磨大师的智慧和佛法仍然如同隐藏起来的明珠,未被充分理解和接纳。整首诗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和隐喻,深刻揭示了达磨大师对于佛法传播的无奈和对真正智慧的渴望。
平昔通家子,今为幕府宾。
宦游知几日,器业已成人。
陇右从戎客,燕南老病身。
军中想多暇,莫惜寄书频。
劭农使者岭南回,上佐题舆陕道开。
河水已随浮世去,条山应喜故人来。
雨摧苦笋催羹臛,风飐樱桃落酒杯。
我欲函关更西去,不知令尹肯相陪。
江湖漫浪岁年晚,虽有梅花谁寄远。
城中可人独吴郎,不惜日力供往返。
东郭枝头玉雪明,下有清浅溪流横。
新春好趁花前约,莫待飘零空作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