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伯承见简探梅之什且约人日同游城东》
《次韵伯承见简探梅之什且约人日同游城东》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古风

江湖漫浪岁年晚,虽有梅花谁寄远。

城中可人独吴郎,不惜日力供往返。

东郭枝头玉雪明,下有清浅溪流横。

新春好趁花前约,莫待飘零空作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bǎichéngjiànjiǎntànméizhīshénqiěyuēréntóngyóuchéngdōng
sòng / zhāngshì

jiāngmànlàngsuìniánwǎnsuīyǒuméihuāshuíyuǎn

chéngzhōngrénlánggòngwǎngfǎn

dōngguōzhītóuxuěmíngxiàyǒuqīngqiǎnliúhéng

xīnchūnhǎochènhuāqiányuēdàipiāolíngkōngzuòè

翻译
在江湖漂泊的岁月已近晚年,虽然有梅花盛开,但无人能将它们寄送到远方。
在城里,只有吴郎这样的人最可爱,他不畏辛劳,频繁地来往于两地之间。
东郊的梅花枝头洁白如玉,下面横跨着一条清澈的小溪。
新的一年里,最好趁着花开时相约,不要等到花落飘零时才后悔莫及。
注释
江湖漫浪:形容人在江湖中漂泊不定。
岁年晚:指时间已接近晚年。
梅花谁寄远:梅花盛开却无人传递远方。
城中可人:城里值得欣赏的人物。
吴郎: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暗指某个人。
不惜日力:不顾劳累。
玉雪明:形容梅花洁白如玉。
新春好趁:新年时节是好时机。
花前约:花前月下之约。
飘零:凋谢、飘落。
空作恶:徒然留下遗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词风格的影响,其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首句“江湖漫浪岁年晚”描绘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身处自然界中的孤独与苍茫。"虽有梅花谁寄远"则表达了即便是美好的景象,也难以传递给遥远的人,体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愫。

接着,“城中可人独吴郎”一句,点出了诗人对城中某位可敬人物的赞赏,而“不惜日力供往返”则表明了这份交情非同小可,即便是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在所不辞。

"东郭枝头玉雪明"描绘了一幅梅花如玉雪般洁白的画面,"下有清浅溪流横"则让人联想到一个宁静而又清幽的水边景致。

最后,“新春好趁花前约,莫待飘零空作恶”一句,是对友人的邀请,希望在春天到来之际,趁着梅花盛开,与朋友同游城东,而不要等到美好的时光流逝,一无所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怀与境界。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福州寄同志

去家十五日,始入福唐州。

宦心未汲汲,乡思奈悠悠。

行亦诿双老,用何能一筹。

途中每自问,揩目看春秋。

(0)

无题

大隐隐城市,远游游帝都。

君今成老叟,吾尚滞癯儒。

对酒情浓淡,思家梦有无。

一声天外雁,南去可相呼。

(0)

童给事便省归蜀

百四十八岁,中分当此年。

相看似宾主,人拟是神仙。

冠忽加头上,子方归日边。

丁宁焚谏草,恐与蜀人传。

(0)

送刘仁仲归省诗

头戴义兽角,忆儿前归时。

孙归好背腹,振振银鹭鸶。

老眼眵忽明,呼童扫蓬茨。

坐堂劳辛酸,乘马百日驰。

重华正当阳,子亦侍讲帷。

群公互经纶,乃一卨一夔。

念子能割义,勇遂内顾私。

荫屋渐生竹,逼墙谁种桤。

前年郛邑空,锄岷绝蹲鸱。

巴童颇还定,万灶已烟炊。

梦寐见颜色,渥丹满颐髭。

缩地若有幻,玉山立差池。

婆婆进璚觞,此味老更知。

(0)

六十三初度君谦以词为寿和之·其一一封书

悬弧又诞朝。六十三年鹿覆蕉。勋名紫阁高。

起何迟,归独早。玉堂近日无宣召。

且是山中卧得牢。治如虞圣如尧。

洗耳还容由与巢。

(0)

王成宪府博自昆山来为予七十寿成宪时年七十八矣追数京师诗社中人惟予两人在者感刘禹锡诗因成四首·其三

题诗倚醉字横斜,不忍重看感岁华。

白发年来心尚在,手持纨扇索惊蛇。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