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普益居士有住山意订之以诗》
《丁普益居士有住山意订之以诗》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野人秪合居岩壑,正拟诛茅乐大年。

闻子亦能同此意,却誇吾道有真传。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名为《丁普益居士有住山意订之以诗》。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志同道合者的共鸣。

首句“野人秪合居岩壑”,诗人以“野人”自喻,表明自己适合于远离尘嚣,栖身于山林之间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岩壑”象征着自然的幽静与原始之美,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接着,“正拟诛茅乐大年”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在山中建造茅屋,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岁月之乐的憧憬。这里的“诛茅”即为建造茅屋之意,“乐大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悠长岁月的热爱和对自然生活之美的追求。

随后,“闻子亦能同此意”一句,诗人转而提到另一位名叫丁普益的居士,表示对方也有与自己相同的隐居山林的心愿。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志趣相投之人的认同,也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最后一句“却誇吾道有真传”,诗人自豪地宣称自己拥有真正的隐逸之道。这里的“真传”既指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实践,也暗含了对传统道家哲学的传承与弘扬。通过这句话,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坚定信念,也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志同道合者的共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与精神自由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心灵深处真正快乐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和赵静乐梅韵·其二

司寒驾天骋轨力,冻合冰蚕不成织。

皮肤皲瘃雪满衣,真人恬漠与道息。

一花挺出万木僵,其友松筠乃能识。

清香远到惟德馨,素质自持无异色。

春工着意嫔众卉,用物精多老苍石。

耄红飞尽蜜房深,佳处暗为蜂翅得。

谁知竹外一枝好,千载垂芳在诗墨。

(0)

登荆南城楼

因为古荆州,翻成一段愁。

孟嘉曾落帽,王粲此登楼。

唐邓通襄路,沱潜并汉流。

太平官府盛,昔日欠来游。

(0)

寄李忠定公

雅望三朝第一流,端如砥柱屹清秋。

爱君炯炯无他志,许国堂堂不自谋。

梦绕苍龙新阙角,凉生黄鹤旧楼头。

中兴真主须真相,未雪双銮耻未休。

(0)

斋中独坐

香杀柑花麝不如,晚窗重理读残书。

饥乌只道无人在,偷觑盆池一个鱼。

(0)

酹江月/念奴娇

浮生有几,叹欢娱常少,忧愁相属。

富贵功名皆由命,何必区区仆仆。

燕蝠尘中,鸡虫影里,见了还追逐。

山间林下,几人真个幽独。

谁似当年严君,故人龙衮,独抱羊裘宿。

试把渔竿都掉了,百种千般拘束。

两岸烟林,半溪山影,此处无荣辱。

荒台遗像,至今嗟咏不足。

(0)

雪后六言二首·其一

雨声和深巷屐,风力到短檠灯。

可惜滴残檐雪,从教漂尽河冰。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