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抵南安二首·其一》
《舟抵南安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地尽东南障海门,乡关依旧几生存。

人民顾我无相识,财货如泉各有樊。

万古山川同旦夕,百年荣落自乾坤。

一从度此成衰老,回首何年听夜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抵达南安后,对故乡与现实的深切感慨。首句“地尽东南障海门”,以壮阔的自然景象开篇,暗示着旅程的终结,同时也隐含着对未知与远方的敬畏。接着,“乡关依旧几生存”一句,将情感聚焦于对家乡的思念与担忧,表达了对故乡现状的关切。

“人民顾我无相识,财货如泉各有樊”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人情冷暖与物质世界的差异。在异乡,诗人感到孤独与陌生,而物质世界则仿佛井然有序,但与自己却格格不入。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万古山川同旦夕,百年荣落自乾坤”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山川虽历经万古,但日升月落,四季更迭,自然规律不变;人生百年的荣华与衰败,皆由天地主宰。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思考。

最后,“一从度此成衰老,回首何年听夜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回望过去,只能听到远方的夜猿声,象征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人生、自然与时间的复杂情感,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和深邃的哲学意味。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战城南

战城南,死河北,河鱼上食乌意逼。

为鱼谓乌,莫竞微躯。

城东新战斗,尸尸枕藉尽肥腴。

飞骑出没,残兵计谋。敌踪今暂远,功赏可尸求。

尸莫守,泣冤燐,闭腐口。

愿乌相食先自首,首蒙贼名安可朽。

生负国恩,死为人冒功。兵言何伤,尸心不同。

(0)

春闺八首·其二

晨起幽香送,晓风谢落梅。

羞与愁人对,寂寂向青苔。

好留明春色,含意待君来。

(0)

寿孝廉祁尔见社长四十一

入洛名高暂息机,淡怀强仕薄轻肥。

江湖我欲同君醉,诗酒谁云旧隐非。

未向赤松飧玉瀣,且携绿蠡卧渔矶。

商山遗老无须问,四皓堂前映紫芝。

(0)

客宝安将归五羊留别李定夫二首·其一

笔语杯呼兴日浓,临行翻有话千重。

才消几寸灯花夜,鸡报船开寺报钟。

(0)

豫章舟中同黄虞六咏雪四首·其三

封却鸡声放晓迟,推蓬容易鬓成丝。

如绵不煖扁舟梦,拭粉难描远岫眉。

麈柄对谈那得辨,鹤裘端坐较相宜。

同云亦作松花片,待鸟撩天雁字诗。

(0)

同心行赠友人作

琅玕作居背花市,与君同心复同里。

磁盘剪花相劝餐,尊前放眼珊瑚紫。

有时对立仙城头,半叹言愁忽欲愁。

风曾碧烟如涌水,杨枝打袂春袍柔。

几度春香与秋月,白石床前诗思发。

双双秃袖舞论心,短短绿丝垂作发。

我非朋友无为欢,爱君似玉不停看。

鸳鸯相顾惜文彩,鸿鹄谁能铩羽翰。

吾闻壮夫天作志,万丈锦心何所量。

男儿未满七尺强,摩娑日月终吾事。

落落开门莫开口,耻向田园数升斗。

眉棱簇翠瞳儿佳,以此向人谁则受。

君不见同心之味臭如兰,聊复与君相劝酒。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