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死河北,河鱼上食乌意逼。
为鱼谓乌,莫竞微躯。
城东新战斗,尸尸枕藉尽肥腴。
飞骑出没,残兵计谋。敌踪今暂远,功赏可尸求。
尸莫守,泣冤燐,闭腐口。
愿乌相食先自首,首蒙贼名安可朽。
生负国恩,死为人冒功。兵言何伤,尸心不同。
战城南,死河北,河鱼上食乌意逼。
为鱼谓乌,莫竞微躯。
城东新战斗,尸尸枕藉尽肥腴。
飞骑出没,残兵计谋。敌踪今暂远,功赏可尸求。
尸莫守,泣冤燐,闭腐口。
愿乌相食先自首,首蒙贼名安可朽。
生负国恩,死为人冒功。兵言何伤,尸心不同。
这首诗名为《战城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以及士兵在战场上的悲惨命运。
开篇“战城南,死河北”,简洁有力地勾勒出战争的地点和结果,暗示了战场的广阔与生命的脆弱。接着,“河鱼上食乌意逼”一句,以鱼被乌鸦啄食的景象隐喻士兵的死亡,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对生命的吞噬,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为鱼谓乌,莫竞微躯”两句,诗人以鱼自比,将乌鸦比喻为敌人,呼吁乌鸦不要争抢微小的生命,暗含了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同情与哀悼。
“城东新战斗,尸尸枕藉尽肥腴”描绘了战争后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的景象,通过“肥腴”一词,讽刺了战争中人性的扭曲,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漠视。
“飞骑出没,残兵计谋”则展示了战争中的紧张与诡谲,飞骑的突然出现和残兵的策略,都体现了战争的不可预测性和残酷性。
“敌踪今暂远,功赏可尸求”暗示了战争结束后,胜利者对战死者进行表彰,但这种荣誉对于已逝的生命来说,已经毫无意义。
“尸莫守,泣冤燐,闭腐口”表达了对战死者无法诉说冤屈的同情,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与不公的控诉。
“愿乌相食先自首,首蒙贼名安可朽”一句,诗人希望乌鸦能够吃掉自己的尸体,以此来避免成为贼寇的名声,表达了对战死者尊严的尊重。
“生负国恩,死为人冒功”揭示了战争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道德行为,即活着时辜负国家的恩惠,死后却被他人冒领功劳。
“兵言何伤,尸心不同”最后两句,诗人反思战争言论的伤害,强调了士兵内心的感受与外界评价的不同,表达了对战争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生命价值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