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寒交一搢绅,武略将军好舍人。
惯喜迎宾虚左席,生憎学女作西颦。
玉皇既受三彭谤,金冶难留七尺身。
即使郎君呼百日,画中未必下真真。
十九寒交一搢绅,武略将军好舍人。
惯喜迎宾虚左席,生憎学女作西颦。
玉皇既受三彭谤,金冶难留七尺身。
即使郎君呼百日,画中未必下真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为友人张子锡所作,以镜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的追思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十九寒交一搢绅”,以“十九寒”暗示时节的变换,喻指岁月的流逝;“一搢绅”则借古代官服上的带钩,暗指张子锡的高尚品格和官宦身份。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张子锡在时光流转中的独特地位。
接着,“武略将军好舍人”一句,将张子锡比作具有武略的将军,却乐于接待宾客,如同谦逊的舍人,表现了他既有军事才能又不失谦恭待人的品质。
“惯喜迎宾虚左席,生憎学女作西颦”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张子锡的热情好客与对女性行为的反感,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了他的个性鲜明和对传统礼节的坚持。
“玉皇既受三彭谤,金冶难留七尺身”则是对张子锡去世的哀悼,以神话中的玉皇大帝受到诽谤,无法留住七尺之躯,来比喻张子锡的离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最后,“即使郎君呼百日,画中未必下真真”一句,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张子锡形象永存的期待,即使时间过去百日,画中也难以完全捕捉到他的真性情,流露出对友人深刻的印象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通过对友人生前性格、为人处世的描绘,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者的怀念。
湖南无村落,山舍多黄茆。
淳朴如太古,其人居鸟巢。
牧童唱巴歌,野老亦献嘲。
泊舟问溪口,言语皆哑咬。
土俗不尚农,岂暇论肥硗。
莫徭射禽兽,浮客烹鱼鲛。
余亦罘罝人,获麋今尚苞。
敬君中国来,愿以充其庖。
日入闻虎斗,空山满咆哮。
怀人虽共安,异域终难交。
白水可洗心,采薇可为肴。
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