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都不解忧喜,壮年百虑搅我心。
我心默默向谁说,呼酒只对东风斟。
少时都不解忧喜,壮年百虑搅我心。
我心默默向谁说,呼酒只对东风斟。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薛瑄之手,名为《遣闷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从少年到壮年的心理变化,以及面对内心纷扰时的无奈与寻求解脱的过程。
首句“少时都不解忧喜”,点明了少年时期的无忧无虑,那时的他们尚未经历生活的复杂,对喜怒哀乐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接着,“壮年百虑搅我心”转折,描述了步入成年后,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压力,内心的思绪变得复杂多变,各种忧虑和困扰开始占据心灵,使人感到疲惫不堪。
“我心默默向谁说”,表达了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诗人感到孤独和无助,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内心的苦楚只能默默承受。最后,“呼酒只对东风斟”,则展现了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借酒浇愁的情景。然而,这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是暂时缓解了内心的痛苦。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简洁的语言,反映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以及人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普遍感受。薛瑄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燕燕于巢,缀葺维戊。甲兮乙兮,不宜有谬。
飞龙在天,云掩于斗。曷日于雨,乃曰庚午。
彼日之差,亦孔斯丑。昔在羲和,湎淫不修。
我筮我龟,莫我告繇。胤乃征之,彝伦九畴。
君子授律,是祃是禷。三五不备,罔克攸遂。
惠此蒸人,毋废尔事。尔莫我从,维来者是冀。
惆怅佳期阻,园林秋景闲。
终朝碧云外,唯见暮禽还。
泉石思携手,烟霞不闭关。
杖藜仍把菊,对卷也看山。
望望离心起,非君谁解颜。
出豫乘秋节,登高陟梵宫。
皇心满尘界,佛迹现虚空。
日月宜长寿,人天得大通。
喜闻题宝偈,受记莫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