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出青云,天半苍然独。
梁宋暨东溟,万里环其足。
阴嶂走济南,云涛尚奔蹙。
势尽居益高,堑断无陂麓。
振衣斗直上,陟磴逾援木。
落叶下泺泉,秋风散海曲。
一卷华不注,拖云点青绿。
犹见山花开,顾绝栖鸟躅。
高寒不可留,归来泛秋菊。
泰山出青云,天半苍然独。
梁宋暨东溟,万里环其足。
阴嶂走济南,云涛尚奔蹙。
势尽居益高,堑断无陂麓。
振衣斗直上,陟磴逾援木。
落叶下泺泉,秋风散海曲。
一卷华不注,拖云点青绿。
犹见山花开,顾绝栖鸟躅。
高寒不可留,归来泛秋菊。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月八日登临千佛山顶的壮丽景象和深刻感受。姚鼐以细腻的笔触,将千佛山的雄伟与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诗人开篇即以“泰山出青云,天半苍然独”两句,描绘了千佛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展现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梁宋暨东溟,万里环其足”,进一步强调了千佛山的辽阔视野,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其脚下环绕。
随后,诗人通过“阴嶂走济南,云涛尚奔蹙”描绘了千佛山周围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势尽居益高,堑断无陂麓”则表达了千佛山的高度和险峻,暗示攀登之不易。
接下来,“振衣斗直上,陟磴逾援木”描述了登山的过程,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而“落叶下泺泉,秋风散海曲”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季节更替的美妙。
最后,“一卷华不注,拖云点青绿”描绘了千佛山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犹见山花开,顾绝栖鸟躅”则通过山花与鸟迹,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高寒不可留,归来泛秋菊”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留恋,以及对回归生活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千佛山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秋崖不惯大官肉,雪屋为出斋房芝。
山灵颇怜世味薄,风格略与诗情宜。
菘膰何但退三舍,蕨拳恨不同一时。
自寻堕樵了幽寂,岂料枯蘖能神奇。
群仙餐霞吸沆瀣,豪贵蒸乳盛琉璃。
砖炉石鼎煮飞瀑,此妙勿令渠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