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隐隐白云深,溪上茅堂古木阴。
阅罢残编清坐久,数声啼鸟隔幽林。
青山隐隐白云深,溪上茅堂古木阴。
阅罢残编清坐久,数声啼鸟隔幽林。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春日山水画卷。首句“青山隐隐白云深”以隐现的山峦和深远的云雾勾勒出一幅朦胧而神秘的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溪上茅堂古木阴”一句将视线拉近,描绘了一座位于溪边的简朴茅屋,周围环绕着茂密的古木,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
“阅罢残编清坐久”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在阅读完旧书后,他静静地坐在那里,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与思考,暗示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内心的平和。最后,“数声啼鸟隔幽林”以远处传来的鸟鸣声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使整个场景更加完整而富有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静谧又充满生命力的春日山水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袅袅柔丝不自持,更禁日炙与风吹。
仙家见惯浑闲事,乞与人间看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