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室傍山筑,衡门临水开。
舟因问字至,人有抱琴来。
鹿友浑相狎,鸥群亦不猜。
久无轩冕梦,岁月任悠哉。
隐室傍山筑,衡门临水开。
舟因问字至,人有抱琴来。
鹿友浑相狎,鸥群亦不猜。
久无轩冕梦,岁月任悠哉。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居住在山间,屋舍依山而建,门前则临水而开,自然环境清幽雅致。来访者乘舟而来,或为求学,或为交流音乐,可见其与外界虽有联系,但并不喧嚣。鹿与鸥群与人和谐共处,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没有世俗的猜疑与纷扰。诗人久居此地,早已远离官场的名利追逐,心境平和,岁月悠长,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轻狂举世谁非伪,迟钝知余却甚真。
未把僻怀投俗好,且将狂语博君瞋。
已嗟心折垂垂老,忍看花飞片片春。
满眼闲愁图不得,江南无奈到心频。
古寺閒关聊作招,夏秋归思谩迢迢。
枕中柔橹惊乡梦,门外秦淮涨夜潮。
想见旧房生薜荔,不堪疏雨在芭蕉。
何时却理缘云策,峰顶同谁看石桥。
青原生下一角麟,单丁住山须底物。
试垂一□□□□,阿师鈯斧成乾没。
凭栏小立与僧语,浮云卷尽千峰出。
永怀倔强韩退之,南迁正坐讥诃佛。
山云开遮良偶然,自诧精神费诗律。
阎侯爱山得云饶,胜处迟留多记述。
慕韩每每手加额,见诗未读壁先拂。
此公文不数□□,微词天姿含宋屈。
邵阳归去知几里,万顷斜阳渡湘水。
一叶扁舟共看山,伯鸾德耀俱风味。
山中信宿不忍去,班草松间呼不起。
波心月出卧不知,但爱松风吹醉耳。
朝来拾得浩荡春,雪英红雨纷桃李。
大钟横撞山答响,遥知有寺藏层翠。
想见道人出迎客,犀颅戢戢三千指。
王事得从方外乐,佳处迟留固其理。
何当更和宿山诗,要看云泉生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