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雎变张禄,越蠡改陶朱。
谁料文山氏,姓刘名是洙。
魏雎变张禄,越蠡改陶朱。
谁料文山氏,姓刘名是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作品,名为《过黄岩》。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事更替的深刻洞察和哲理思考。
“魏雎变张禄,越蠡改陶朱。” 这两句引用古代名人的故事,指的是魏无知因才华横溢被封为雎县公,后又被赐姓张;越国的蠡王(即勾践)曾经改变策略,取法于富商陶朱。诗人通过这两处典故,表达了事物变迁、名利更替的历史规律。
“谁料文山氏,姓刘名是洙。” 这句则转向个人命运的不测,指的是历史上有的人物,其家族和姓名并非一开始就为人所知。这里的"文山氏" 指的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因为他曾被贬居黄州(古称文山),故称“文山先生”。而后面提到的姓刘名是洙,则是指诗人的本身——文天祥,字是洙。诗人通过这样的自我点题,既表现了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体现了对于历史与个体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长,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他对历史和人生的豁达观察。
长河水落浮浅沙,舟小客众蜂喧衙。
江天翳眼云作色,薄有雪意飘微花。
老夫抱病久不出,岁莫瑟缩难辞家。
荒郊寒风吹湿苇,落雁接翅随翻鸦。
前林枯条颇封白,的历还疑梅著葩。
蓬窗欲赏苦乏酒,觅火未便仍无茶。
舟人却信我固吝,妇翁枉事伦何挝。
诗喉无柰渴少润,秖累短发空搔爬。
清虚高韵不可借,聊且试笔开烦嗟。
匏翁三篇况在侧,宛宛玉气生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