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閒居》
《閒居》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残书满屋迹堪埋,俯仰宁求与世谐。

贫贱自安愚者分,毁誉何挠老年怀。

小篇铅椠时时课,粝饭齑羹日日斋。

外慕素空尘梦绝,庭前似厌有高槐。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閒居》描绘了作者在清静闲居中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残书满屋迹堪埋”,展现出书房内书籍散乱,积尘满目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生活的简朴。接着,“俯仰宁求与世谐”表达了作者不追求世俗和谐,更倾向于保持自我独立的人生态度。

“贫贱自安愚者分”表明作者甘于清贫,以愚者之心安然处之,显示出淡泊名利的品格。“毁誉何挠老年怀”则进一步强调,外界的赞誉或诋毁无法扰乱他晚年的平静心境。接下来两句,“小篇铅椠时时课,粝饭齑羹日日斋”,描述了作者日常生活的简单,坚持写作,粗茶淡饭,生活节俭而充实。

最后,“外慕素空尘梦绝,庭前似厌有高槐”表达了作者对外界繁华的摒弃,庭院中高大的槐树似乎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沈周在闲居生活中坚守内心,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宁静。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赠龙兴观主吴崇岳

楮为冠子布为裳,吞得丹霞寿最长。

混俗性灵常乐道,出尘风格早休粮。

枕中经妙谁传与,肘后方新自写将。

百尺松梢几飞步,鹤栖板上礼虚皇。

(0)

候夜行师七唱·其五

戍楼西北望皇州,宿衙曾随上苑游。

明月芦花迷曲岸,西风梧叶报清秋。

凤凰台上几声笛,鹦鹉洲边一苇舟。

对菊渊明怀刺史,抛梭织女弄牵牛。

娟娟万里江河烂,耿耿孤星大火流。

白雁远传苏武札,银鲈细切季鹰羞。

露悽霜肃吴砧捣,马壮兵强楚戍愁。

报道四更笳鼓响,衔枚袭虏献俘囚。

(0)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二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0)

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

身闲唯爱静,篱外是荒郊。

地僻怜同巷,庭喧厌累巢。

岸声摇舴艋,窗影辨蟏蛸。

径祗溪禽下,关唯野客敲。

竹冈从古凸,池缘本来䫜。

早藕擎霜节,凉花束紫梢。渔情随锤网,猎兴起鸣?。

好梦经年说,名方著处抄。

才疏惟自补,技痒欲谁抓。

窗静常悬䕹,鞭闲不正鞘。

山衣轻斧藻,天籁逸弦匏。

蕙转风前带,桃烘雨后胶。

藓乾黏晚砌,烟湿动晨庖。

沈约便图籍,扬雄重酒肴。

目曾窥绝洞,耳不犯征铙。

历外穷飞朔,蓍中记伏爻。

石林空寂历,云肆肯哓譊。

松桂何妨蠹,龟龙亦任嘲。

未能丹作髓,谁相紫为胞。

莫把荣枯异,但和大小包。

由弓猿不捷,梁圈虎忘虓。

旧友怀三益,关山阻二崤。

道随书簏古,时共钓轮抛。

好作忘机士,须为莫逆交。

看君驰谏草,怜我卧衡茅。

出处虽冥默,薰莸肯溷殽。岸沙从鹤印,崖蜜劝人?。

白菌盈枯蘖,黄精满绿筲。

仙因隐居信,禅是净名教。

勿谓江湖永,终浮一大瓟。

(0)

牧护歌

听说衲僧牧护,任运逍遥无住。

一条百纳瓶盂,便是生涯调度。

为求至理参寻,不惮寒暑辛苦。

还曾四海周游,山水风云满肚。

内除戒律精严,不学威仪行步。

三乘笑我无能,我笑三乘谩做。

智人权立阶梯,大道本无迷悟。

达者不假修治,不在能言能语。

披麻目视云霄,遮莫王侯不顾。

道人本体如然,不是知佛去处。

生也犹如著衫,死也还同脱裤。

生也无喜无忧,八风岂能惊怖。

外相犹似痴人,肚里非常峭措。

活计原无一钱,敢与君王斗富。

愚人摆手憎嫌,智者点头相许。

那知傀儡牵抽,歌舞尽由行主。

一言为报诸人,打破画瓶归去。

(0)

猎犬行

猎犬未成行,狐兔无奈何。

猎犬今盈群,狐兔依旧多。

自尔初跳跃,人言多拿躩。

常指天外狼,立可口中嚼。

骨长毛衣重,烧残烟草薄。

狡兔何曾擒,时把家鸡捉。

食尽者饭翻,增养者恶壮。

可嗟猎犬壮复壮,不堪兔绝良弓丧。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