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决难挽,将相岂足为。
幸此无人知,岁暮吾将归。
国势决难挽,将相岂足为。
幸此无人知,岁暮吾将归。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对于挽救国势和倚重将相的无力感。他选择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选择退隐,打算在年终时回归故乡。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安排,透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情绪。这种在动荡时期常见的隐逸思想,体现了清末知识分子面对社会变革时的困惑与抉择。
生涯挑上古藤梢,归心飞渡鄞江潮。
长安贵人足官府,不似育王山色高。
山前山后松风岑,一衲无尘双蹻轻。
月寒濯足半溪玉,日净穿林两袖云。
吾生浪走踰千里,天涯踏破青鞋底。
谁令插脚堕红尘,只恐愈深收不起。
千载此山端有期,翩翩清梦随君飞。
他年拄杖叩泉石,莫认此翁作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