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归去知几里,万顷斜阳渡湘水。
一叶扁舟共看山,伯鸾德耀俱风味。
山中信宿不忍去,班草松间呼不起。
波心月出卧不知,但爱松风吹醉耳。
朝来拾得浩荡春,雪英红雨纷桃李。
大钟横撞山答响,遥知有寺藏层翠。
想见道人出迎客,犀颅戢戢三千指。
王事得从方外乐,佳处迟留固其理。
何当更和宿山诗,要看云泉生逸气。
邵阳归去知几里,万顷斜阳渡湘水。
一叶扁舟共看山,伯鸾德耀俱风味。
山中信宿不忍去,班草松间呼不起。
波心月出卧不知,但爱松风吹醉耳。
朝来拾得浩荡春,雪英红雨纷桃李。
大钟横撞山答响,遥知有寺藏层翠。
想见道人出迎客,犀颅戢戢三千指。
王事得从方外乐,佳处迟留固其理。
何当更和宿山诗,要看云泉生逸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季长时的场景与心情,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邵阳归去知几里”,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离去路程的关切,透露出不舍之情。接着“万顷斜阳渡湘水”一句,通过壮阔的斜阳映照下的湘江景象,营造了一种壮丽而略带离愁的氛围。诗人用“一叶扁舟共看山”描绘了友人乘舟远行,与山水相伴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
“伯鸾德耀俱风味”一句,借用了古代两位贤士的故事,暗喻友人季长的品德与风度,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赞赏。接下来的“山中信宿不忍去,班草松间呼不起”两句,通过描写友人在山中流连忘返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友情的依恋。
“波心月出卧不知,但爱松风吹醉耳”则以月夜静谧的场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宁静时光的惬意与满足。最后,“朝来拾得浩荡春,雪英红雨纷桃李”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寓意着友谊如同春日般充满活力与希望。
“大钟横撞山答响,遥知有寺藏层翠”通过寺庙钟声回荡山谷的场景,暗示了友人前往的目的地,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接下来“想见道人出迎客,犀颅戢戢三千指”一句,想象友人在寺庙受到热情接待的情景,体现了对友人旅途中的美好期待。
“王事得从方外乐,佳处迟留固其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够从繁忙的政务中抽身,享受自然之乐的欣慰,同时也肯定了友人在美好之地停留的理由。最后,“何当更和宿山诗,要看云泉生逸气”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未来能再次与友人相聚,共同创作诗歌,分享彼此的逸趣与灵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两仪肇判分三极,乾以直专坤辟翕。
天地中间玄牝门,其动愈出静愈入。
道统正传指归趣,仲尼授参参授伋。
风从虎兮云从龙,火就燥兮水流湿。
致和格物有等伦,入圣超凡无阶级。
君子居易以俟命,内省不疚何忧悒。
致用推明生杀机,存身究竟龙蛇蛰。
回光照破梦中身,直下掀翻旧书笈。
磨光刮垢绝根尘,释累清心无染习。
潜心入妙感而通,万里长江一口吸。
何须乾鼎炼金精,不假坤炉烹玉汁。
透彻羲皇未画前,世界收来藏黍粒。
春风淡沲半吴城,城西长官湖水清。
只知百里应列宿,那晓傅令箕星精。
文章不独工制锦,刀笔往往新发硎。
脱骖仍礼越石父,停骑先过夷门嬴。
二生亦是千金士,一老明农一胥靡。
乍逢拂拭令心折,自古贤豪为名使。
义声但拟归国相,侠血何烦报公子。
老夫岂有隋侯珠,聊为二生效区区。
愿君呜玉趋天都,惊人按劾如长虞。
吾不学吾宗痴骠骑,一事不了笑人痴。
君其了却公家事,然后征逐高阳儿。
《傅令治吴有神君称而风流文采又复称是迩者解张将军子予厄折节顾山人山甫相与结词酒欢张之怀德顾之徇知欲以不谷一言蔽之难矣谊不可却聊成短歌一章以志区区》【明·王世贞】春风淡沲半吴城,城西长官湖水清。只知百里应列宿,那晓傅令箕星精。文章不独工制锦,刀笔往往新发硎。脱骖仍礼越石父,停骑先过夷门嬴。二生亦是千金士,一老明农一胥靡。乍逢拂拭令心折,自古贤豪为名使。义声但拟归国相,侠血何烦报公子。老夫岂有隋侯珠,聊为二生效区区。愿君呜玉趋天都,惊人按劾如长虞。吾不学吾宗痴骠骑,一事不了笑人痴。君其了却公家事,然后征逐高阳儿。
https://shici.929r.com/shici/n6btMX4J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