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楼行》
《高楼行》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古风

天悠悠,云幂幂,半夜微闻奏笙笛。

烂彩蹙飞仙,鹓雏戢其翼。

高楼百寻当大途,东临紫垣望青都。

中山黄封倾百壶,五陵豪少来欢娱。

夷门帝家盛游乐,奔走环观溢城郭。

如今官吏横索钱,纵饮谁愁家寂寞。

(0)
翻译
天空辽阔无边,云层密布,深夜里隐约听到笙笛声响起。
光彩斑斓如飞仙聚集,凤凰鸟收敛翅膀。
高楼直入云霄,正对着宽阔的大道,向东遥望紫禁城和青都。
中山王的宴会上,美酒如河,豪杰少年前来寻欢作乐。
皇宫附近的夷门,皇家盛宴热闹非凡,人群穿梭于城内外。
然而现在官员们横征暴敛,即使纵情饮酒,又有谁不忧虑家国的荒凉寂寞。
注释
悠悠:形容天空广阔无边。
幂幂:形容云层浓厚。
笙笛:古代的吹奏乐器。
烂彩:灿烂的色彩。
蹙:聚集。
鹓雏:古代传说中的凤凰鸟。
百寻:极言楼高。
紫垣:古代对皇宫的别称。
青都:京城的代称。
黄封:指帝王赐予的美酒。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泛指贵族聚居地。
夷门:洛阳城东门,当时皇室所在。
横索:强行索取。
寂寞:荒凉冷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天悠悠,云幂幂"一句,以广阔的天空和轻盈的云朵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淡远闲静的氛围。紧接着的"半夜微闻奏笙笛",则是诗人在深夜中听到笙笛的声音,这种清幽的声音似乎与世俗隔绝,只属于那些追求超凡脱俗生活的人。

"烂彩蹙飞仙,鹓雏戢其翼"一句,以美丽的词汇描绘出仙界的景象,而那只停在枝头的小鸟(鹓雏)则是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它们似乎在向往着飞向更高的境界。

接着,诗人将视角转移到现实世界中,"高楼百寻当大途,东临紫垣望青都"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和壮丽景色的向往。这里的“高楼”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高处,可以俯瞰整个世界,而“紫垣”和“青都”则是对帝都宏伟景象的描绘。

"中山黄封倾百壶,五陵豪少来欢娱"一句,则转向了人间盛宴的热闹场面。诗中的“中山”、“黄封”都是指古代的酒器,而“五陵豪少”则是指那些有才华、有钱财的人物,他们聚集在一起,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不过,随后的"夷门帝家盛游乐,奔走环观溢城郭"一句,却透露出一种对权贵家族奢侈生活的描绘和批判。"夷门帝家"指的是皇族或高官家庭,他们的生活是豪华而又不为人知的,而“奔走环观溢城郭”则表现出他们在自己的领地内享乐无忧。

最后,诗人的情感发生了转变,"如今官吏横索钱,纵饮谁愁家寂寞"一句,则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悲哀。在这里,“官吏横索钱”指的是贪婪的官员们无情地搜刮民财,而“纵饮谁愁家寂寞”则是诗人即使在狂欢中也无法忘记心中的忧虑和家庭的冷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世俗与超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当时社会不平等和腐败现象的批判。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爱閒堂

归来筑室傍城阴,旋揭新名雅意深。

因病爱閒多得趣,逢场作戏亦何心。

鸟鱼飞泳全真性,水石风流有至音。

衰朽自知无所用,量才祇合在山林。

(0)

孝宗皇帝灵驾发引诗·其二

舜禹相传日,元非倦万几。

慈闱躬至养,别殿奉遗衣。

易月心何忍,通丧礼不违。

煌煌新庙号,万古播音徽。

(0)

山居·其二

刊删理障觅天根,心体昭昭会一原。

岁暮更宜深燕养,莫埋书册动风幡。

(0)

望洞阳

岁事今无几,清霜苦见侵。

寒深落雁渚,风急捣衣砧。

翠縠纹秋水,斑绡缬雾林。

洞阳栖隐地,楼观白云深。

(0)

蜡梅

造物无穷巧,寒芳品更殊。

花腴真类假,枝瘦懒犹枯。

帝子明黄表,宫人隐绛襦。

若论风韵别,桃李亦为奴。

(0)

胥村

楚国当年滥政刑,子胥何事亦鞭平。

当时若有权轻重,止合终身去郢城。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