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事今无几,清霜苦见侵。
寒深落雁渚,风急捣衣砧。
翠縠纹秋水,斑绡缬雾林。
洞阳栖隐地,楼观白云深。
岁事今无几,清霜苦见侵。
寒深落雁渚,风急捣衣砧。
翠縠纹秋水,斑绡缬雾林。
洞阳栖隐地,楼观白云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宰的《望洞阳》,通过对季节更迭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深秋的凄凉与寂静。首句"岁事今无几"表达了时光匆匆,一年将尽之意;"清霜苦见侵"则写出秋霜的侵袭,渲染出一种冷寂的气氛。
颔联"寒深落雁渚,风急捣衣砧"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寒冷,大雁南飞,捣衣声在疾风中显得格外清晰,勾起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翠縠纹秋水,斑绡缬雾林"运用比喻,将秋水比作翠縠上的纹理,雾林则如斑驳的细纹,形象地描绘出秋水的清澈和林间的朦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尾联"洞阳栖隐地,楼观白云深"以洞阳作为隐居之地,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白云深"的意象,传达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秋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诗的清新淡雅风格。
天寒犹客路,行李况担书。
唤醒江湖梦,归寻水竹居。
词华须近古,剑气欲凌虚。
好趁功名会,言诗特绪馀。
何处村居好,山边况水边。
数间茅屋下,一带槿篱前。
绕舍千竿竹,传家二顷田。
但求安乐法,不必问流年。
诗人无俗事,侵晓访僧居。
山近市声远,楼空松影虚。
耕云虽有地,种药恐无锄。
但学观心法,何须课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