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无俗事,侵晓访僧居。
山近市声远,楼空松影虚。
耕云虽有地,种药恐无锄。
但学观心法,何须课佛书。
诗人无俗事,侵晓访僧居。
山近市声远,楼空松影虚。
耕云虽有地,种药恐无锄。
但学观心法,何须课佛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答青山阁见寄》,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晨访友的禅意画面。首句“诗人无俗事”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他一大早就去拜访僧人,寻求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山近市声远”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山中寺庙与远处的市井喧嚣形成对比,显得格外清寂。
“楼空松影虚”进一步渲染了僧居的空灵,楼台空荡,只有松影斑驳,增添了禅意氛围。诗人想象僧人耕云种药的生活,虽然条件简朴,“虽有地”“恐无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但学观心法,何须课佛书”点明主旨,强调修行的关键在于内心的修炼,而非仅仅依赖于研读佛经。这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禅修实践的见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