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中与刘三、天如、宪子,登江亭作,并寄贞壮》
《雪中与刘三、天如、宪子,登江亭作,并寄贞壮》全文
清 / 黄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三日江亭逾尺雪,冲寒来此意何为。

载涂人迹皑皑接,作畔芦根袅袅支。

五里去城宜不寂,千山无鸟此其时。

怀君正在西湖上,竹外疏花定有诗。

(0)
翻译
江亭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雪,冒着严寒我来这里是为了什么?
道路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连绵不断,岸边的芦苇根在雪中摇曳支撑。
离城市五里的地方应该不会太寂静,但在这个时候,千山万岭都没有鸟儿的踪影。
此刻我想念的朋友,你正在西湖边,竹林外稀疏的花朵定会引发你的诗意创作。
注释
三日:连续三天。
江亭:江边的亭子。
逾:超过。
尺雪:大雪。
冲寒:冒着严寒。
载涂:道路上。
皑皑:洁白的样子。
作畔:在岸边。
袅袅:摇曳的样子。
支:支撑。
五里:五里路。
去城:距离城市。
宜:适宜。
寂:寂静。
千山:千座山。
无鸟:没有鸟儿。
其时:这个时候。
怀君:想念你。
正在:此刻。
西湖上:西湖边。
疏花:稀疏的花朵。
定有诗:必定有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后静谧的景象,诗人在三日江亭赏雪,心中有所感慨。"逾尺雪"表明雪量不少,而"冲寒来此意何为"则透露出诗人来此赏雪并不仅仅为了欣赏自然美景,而是有更深的思考或情感寄托。

"载涂人迹皑皑接,作畔芦根袅袅支"中的"载涂"指的是积雪覆盖了人的足迹,而"皑皑接"形容雪地上连绵不断的脚印。"作畔芦根袅袅支"则描写了芦苇在雪中摇曳,给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瑟的感觉。

"五里去城宜不寂,千山无鸟此其时"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喧嚣、寻求内心宁静的向往。"五里去城"说明江亭与城市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而"宜不寂"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是安静而非吵闹。"千山无鸟此其时"则形容这个时候连鸟都藏匿起来,显得格外的宁静。

最后两句"怀君正在西湖上,竹外疏花定有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怀君"即怀念某人,而"正在西湖上"可能是指那位朋友此刻也在风景如画的西湖边。"竹外疏花定有诗"则预示着这样的美好场景和情感交织,必将激发出美丽的诗句。

这首诗通过对雪中江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诗中的意境也体现出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艺术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黄节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岁暮杂感十首·其八

旧雨曾遗尺鲤鱼,经年不报意何如?

自从三益睽违久,学得五君世态疏。

碧树那知离别憾,青灯偏照故人书。

殷勤护惜金炉鸭,香火因缘付与渠。

(0)

玉帘泉

谁识银河水作帘,金轮峰下影长悬。

和烟笼月时开卷,带雨迎风有正偏。

海燕春寒窥复去,石萝秋老断还牵。

游人莫羡康王谷,陆羽茶经久失传。

(0)

题唐岱山水便面

尝闻名山有旦评,可览不如可游妙。

可游复不如可居,绘林想亦同兹道。

唐岱笔法老尤健,云烟澹染秋山照。

缚茅蜗舍据佳胜,寒江堪弄严公钓。

峰容树态总天真,碧萝苍石归诗料。

犹疑谷口籁作时,翏翏于喁号万窍。

是中应有肥遁人,召以蒲轮头屡掉。

岂似北山隐仕流,移文徒惹稚圭诮。

(0)

减字木兰花三首·其二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0)

临场歌

掾豺隶狼,新例临场;十日东淘,五日南梁。

趋役少迟,场吏大怒;骑马入草,鞭出灶户。

东家贳醪,西家割彘;殚力供给,负却公税。

后乐前钲,鬼咤人惊;少年大贾,币帛将迎。

帛高者止,与笑月下;来日相过,归比折价。

笞挞未歇,优人喧阗;危笠次第,宾客登筵。

堂上高会,门前卖子;盐丁多言,箠折牙齿。

(0)

太常引.寿高丽王

沁园岁岁菊留芳。待此日、庆真王。金鼎燮和元。

造寿域、同开八荒。

河山带砺,一传千岁,地久与天长。晴日上扶桑。

便先照、琼阶玉觞。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