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这首清代项鸿祚的《减字木兰花·三首(其二)春夜闻隔墙歌吹声》描绘了一幅春夜独处的画面。"阑珊心绪"四字表达了词人内心淡淡的哀愁和落寞,仿佛心事重重,难以排解。"醉倚绿琴相伴住"则通过借酒浇愁的方式,试图在音乐中寻找慰藉,绿琴的陪伴更显孤独。
"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进一步深化了愁绪,夜晚的花香与满楼的月光交织,营造出凄美的氛围,新添的愁绪如同初升的月色,无边无际。"繁笙脆管"描绘了远处传来的乐声,虽美,却让词人心中的春梦渐行渐远,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最后两句"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以景结情,垂杨挡住了秋千的影子,象征着阻隔和无奈,也寓言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法触及的遗憾。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情景交融,展现了词人在春夜中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远方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