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作》
《天作》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ānzuò
xiānqín / shījīng

tiānzuògāoshānwánghuāngzhī

zuòwénwángkāngzhī

yǒuzhīxíng

sūnbǎozhī

注释
作:生,造就。
高山:指岐山,在今陕西岐山东北。
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
荒:开荒垦田。
作:治理。
一说始。
康:安康。
徂:往,指百姓来归附。
夷:平坦易通。
行:道路。
保:守住。
注释2

作:生,造就。

高山:指岐山,在今陕西岐山东北。

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荒:开荒垦田。

作:治理。一说始。

康:安康。

徂(cú ):往,指百姓来归附。

夷:平坦易通。行(háng):道路。

保:守住。

翻译
上天造就岐山高,大王开始来开荒。百姓在此盖新房,文王让民享安康。民众奔往岐山旁,岐山大道坦荡荡。子孙永保这地方。
译文
上天造就岐山高,大王开始来开荒。百姓在此盖新房,文王让民享安康。民众奔往岐山旁,岐山大道坦荡荡。子孙永保这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歌颂周太王古公亶父开创岐山基业以及周文王业绩的短乐章。“天作高山”,强调上天赐予岐山这块圣地。周人重视天赐,视为吉祥,连婚娶亦是如此:“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大雅·大明》)天赐岐山之后,在这根据地上积蓄力量尚须人为,诗中便主要写这一过程。之所以仅取大王、文王二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确实是岐山九世周主最杰出的代表。灭商虽然完成于周武王,但周文王之时已显示出周将代商的必然趋势,商纣王囚周文王于羑里,只能延缓而无法阻遏这一历史发展。岐山圣地经营到周文王之世,已为周武王积蓄了足以灭商的雄厚实力,包括姜尚这样足以辅成伟业的贤臣。“有夷之行”,分明是先王开创的一条通向胜利之路。

这首短诗,多人对其中个别字眼有不同的解读。如“彼作矣”的“彼”,有人解为百姓,那么“彼作矣”就是百姓们造起房屋;有人解为先祖大王,“彼作矣”就是先祖大王开创伟业。如“康”,一解为安定,安康;一解为赓,继承,继往开来之意。此所谓诗无达诂,见仁见智也。

《周颂·天作》一诗将对圣地、圣人的歌颂融为一体,着力描写积蓄力量的进程,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文笔犹如大河滔滔,飞流直泻,既显庄严,又富气势。短短七句,有如此艺术效果,可见诗歌作者的大手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先民对于自然与君主的敬畏和颂扬之情。"天作高山,大王荒之"表明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认为大自然创造了崇山峻岭,而君王则开辟了这片荒凉之地,使其成为可以居住的地方。接下来的"彼作矣,文王康之"显示了对于周文王的赞美,他不仅开创了基业,而且还使国家得到了安康和繁荣。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中的"徂"字意味着完成或成就,而"岐"是指岐山,"夷"则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族群或者特定的人群。整句话表达了对文王在岐山一带所建立的功业和制度的肯定,这些都被认为是非常完备和理想的。

最后,"子孙保之"意味着后世子孙要继承并保持这些伟大的成就,使其得以长久传承下去。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祖先事迹的尊重,以及对未来世代责任感的体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君主的颂扬,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历史观和社会秩序观念,是一种典型的赞美之作。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傥不接,甘与秋草同。

(0)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裴公有仙标,拔俗数千丈。

澹荡沧洲云,飘飖紫霞想。

剖竹商洛间,政成心已闲。

萧条出世表,冥寂闭玄关。

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

褰帷对云峰,扬袂指松雪。

暂出东城边,遂游西岩前。

横天耸翠壁,喷壑鸣红泉。

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

溪傍饶名花,石上有好月。

命驾归去来,露华生翠苔。

淹留惜将晚,复听清猿哀。

清猿断人肠,游子思故乡。

明发首东路,此欢焉可忘。

(0)

晨出郡舍林下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沈。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

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0)

早秋雨后晚望

暑气时将薄,虫声夜转稠。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

有景堪援笔,何人未上楼。

欲承凉冷兴,西向碧嵩游。

(0)

寄行简

郁郁眉多敛,默默口寡言。

岂是愿如此,举目谁与欢。

去春尔西征,从事巴蜀间。

今春我南谪,抱疾江海壖。

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

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

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

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

(0)

九江北岸遇风雨

黄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

九江阔处不见岸,五月尽时多恶风。

人间稳路应无限,何事抛身在此中。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