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荣名事不真,梦中晷刻亦前因。
书生原是机锋捷,未必仙翁解度人。
谁道荣名事不真,梦中晷刻亦前因。
书生原是机锋捷,未必仙翁解度人。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荣名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书生与仙翁的不同境遇。诗中“谁道荣名事不真”,开篇即提出疑问,对荣名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引人深思。接着,“梦中晷刻亦前因”一句,运用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暗示荣名并非虚幻,而是由过去的行动所积累的结果,强调了因果报应的观念。
“书生原是机锋捷”描绘了书生在知识与智慧上的敏锐与快捷,暗含着他们在追求荣名时的机智与努力。然而,“未必仙翁解度人”则转折地指出,即便如仙翁般的人物,也未必能真正引领或拯救世人,流露出对超凡脱俗之人的质疑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问,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功名利禄以及超自然力量的深刻思考,既富有哲理意味,又蕴含着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洞察。
明妃生照楚江清,艳比天边明月明。
尚愁金屋污仙骨,绝代岂为呼韩生。
龙堆雪卷黄沙雨,偏著春风双黛妩。
定知造物惜红颜,故使漂零擅千古。
君不见邯郸人家施薄朱,暮倚市门朝佩珠。
可怜光采霸天下,何恨当年卫子夫。
述德真能溯本原,断无失节晦翁孙。
贼中齧齿胸终决,劫后归元发仅存。
剩有遗书慰亲舍,长留正气壮师门。
四方会葬衣如缟,牛首新阡尽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