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生江皋,锐叶一何好。
临流掇其英,持以寄远道。
纫为君子佩,玩之慰中抱。
毋令比萧艾,寂寞委秋草。
幽兰生江皋,锐叶一何好。
临流掇其英,持以寄远道。
纫为君子佩,玩之慰中抱。
毋令比萧艾,寂寞委秋草。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的画面,通过兰花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幽兰生江皋”,以“幽兰”点题,暗示兰花生长在江边的高地,环境清幽,为全诗奠定了静谧的基调。接着“锐叶一何好”,赞美兰花叶片的挺拔与美好,进一步渲染了兰花的高雅气质。
“临流掇其英,持以寄远道”,诗人亲自采摘兰花的花蕊,以此作为信物,寄给远方的朋友,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深厚情谊。
“纫为君子佩,玩之慰中抱”,将摘得的兰花制成君子佩戴的饰品,不仅美化了自己,也借此慰藉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最后,“毋令比萧艾,寂寞委秋草”,诗人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像兰花一样,不与世俗的杂草为伍,保持高洁的品格,即使身处寂寞,也要像秋天的草木一样坚韧不屈,寓意着对朋友品格的期许和对友谊的永恒赞颂。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和象征,抒发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怪石疏林远艮岑,经营已近百年今。
楼台白日神仙集,雨露青春草木深。
游豫无忘前圣度,登临还忆上皇心。
广推此乐同天下,四海讴歌岁旱霖。
绀宇陟既穷,灵域探未竭。
援萝巡倾崖,窥岩辨修碣。
灭迹超重深,拂衣避硉矹。
入窞惊坎习,出泉自蒙发。
泄云晴未归,石火寒不伐。
吹万聆天风,明雨见日月。
芳尘凝花堂,象纬逼金阙。
阴涧待息心,阳阿足晞发。
岁晏当来游,毋令蕙草歇。
为山不能山,过在一篑止。
渥洼骐驎儿,堕地志千里。
岷江初滥觞,入楚乃无底。
将升圣人堂,道固有廉陛。
邢子好少年,如世有源水。
方求无津涯,不作蛙井喜。
儿中兀老苍,趣造甚奇异。
过阅王公门,袖中有漫刺。
别来阻河山,望远每障袂。
斯文向千载,有志常寡遂。
后生文楚楚,照影若孔翠。
不应太玄草,睎价咸阳市。
雨作枕箪秋,官閒省中睡。
梦不到汉东,茗碗乃为祟。
闻君肺渴减,颇复佳食寐。
读书得新功,来雁寄一字。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