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禀静躁,物则准方圆。
锥刀各有能,情好各有妍。
阴霁难并祈,恩怨岂两全。
于此虽不容,于彼获所安。
人无亿万身,何能遍周旋。
兼济圣不赡,荣枯有自然。
富而如可求,尼父愿执鞭。
人性禀静躁,物则准方圆。
锥刀各有能,情好各有妍。
阴霁难并祈,恩怨岂两全。
于此虽不容,于彼获所安。
人无亿万身,何能遍周旋。
兼济圣不赡,荣枯有自然。
富而如可求,尼父愿执鞭。
这首诗《对酒歌》(其一)由明代诗人王廷陈创作,通过对比人性与物性、锥刀之能与情好之妍,探讨了人生选择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首句“人性禀静躁,物则准方圆”,开篇即揭示了人的性格与物的形态之间的对比。人性既有宁静的一面,也有躁动的一面;物性则遵循着固定的形状和规则。这种对比暗示了人在面对世界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接着,“锥刀各有能,情好各有妍”进一步阐述了个体能力与情感的多样性。无论是锋利的锥刀还是钝拙的刀具,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同样,人们在情感上也展现出不同的美好与魅力。这表明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被尊重和欣赏。
“阴霁难并祈,恩怨岂两全”则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难以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恩惠与怨恨也难以完全平衡。这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不可调和性。
“于此虽不容,于彼获所安”指出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无法在当前情境中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但在其他情境下却能找到安慰或满足。这提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需要灵活变通,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之道。
“人无亿万身,何能遍周旋”强调了个人能力的有限性。人不可能同时处理所有事务,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这提醒人们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并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兼济圣不赡,荣枯有自然”表达了对社会公平与自然法则的思考。在追求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同时,也要接受自然规律的存在,认识到荣华与衰败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
最后,“富而如可求,尼父愿执鞭”引用孔子的话,表达了对财富的谦逊态度。即使拥有财富,孔子也愿意为他人服务,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社会贡献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社会关系、个人能力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当年持饷自襄东,共载尤怜翠色浓。
莫向壶头疑薏苡,要从华顶看芙蓉。
诸郎自是阶庭秀,此物聊堪笔砚供。
却笑仇池无与伴,图中怅望九奇峰。
风物居然好,亭池稳处安。
上饶初奏最,西墅且追欢。
朗诵诗千首,高眠日几竿。
放怀闻孟浩,乘兴过苏端。
近局人人喜,閒居事事宽。
扶筇差可强,投社亦非难。
岁月期鲐背,功名付鼠肝。
相将斟寿斝,一笑拂尘冠。
红蕾春犹小,黄花晚更寒。
摩挲话铜狄,惟许鹤来观。
爽气钟于西,峨眉横太白。
春风吹不暖,暑路有积雪。
月照平羌冷,云顶七顶湿。
游戏两谪仙,银河洒醉墨。
遂令汉嘉郡,千古占一色。
一从殊方走,江山颇萧瑟。
流落各天涯,相逢未相识。
微闻庄舄吟,握手话畴昔。
乃知此邦秀,终不断地脉。
权门车如雾,众甘炙手热。
而君独几先,惟恐涴我笏。
伟哉百尺楼,西望即乡国。
爽气今已回,何妨高拄颊。
里中表圣公,千载推汲直。
当年几谏纸,扣笏良鲠切。
意欲摧百士,死职非所惜。
此笏岂其遗,正自峭风骨。
愿君善藏之,击邪看他日。
也无羡堆床,富贵竟何益。
长镵白木柄,乃我手中物。
惟有故乡梦,与君共愁绝。
何当驾双鹄,万里溯寥碧。
《罗汉臣拄笏亭》【宋·牟巘】爽气钟于西,峨眉横太白。春风吹不暖,暑路有积雪。月照平羌冷,云顶七顶湿。游戏两谪仙,银河洒醉墨。遂令汉嘉郡,千古占一色。一从殊方走,江山颇萧瑟。流落各天涯,相逢未相识。微闻庄舄吟,握手话畴昔。乃知此邦秀,终不断地脉。权门车如雾,众甘炙手热。而君独几先,惟恐涴我笏。伟哉百尺楼,西望即乡国。爽气今已回,何妨高拄颊。里中表圣公,千载推汲直。当年几谏纸,扣笏良鲠切。意欲摧百士,死职非所惜。此笏岂其遗,正自峭风骨。愿君善藏之,击邪看他日。也无羡堆床,富贵竟何益。长镵白木柄,乃我手中物。惟有故乡梦,与君共愁绝。何当驾双鹄,万里溯寥碧。
https://shici.929r.com/shici/F6rSvU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