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到柳条青。已过清明。落花如雨听无声。
不信一春憔悴意,单为啼莺。斜月满空庭。
香雾冥冥。簟纹如水夜凄清。
睡去纵然无好梦,却胜愁醒。
盼到柳条青。已过清明。落花如雨听无声。
不信一春憔悴意,单为啼莺。斜月满空庭。
香雾冥冥。簟纹如水夜凄清。
睡去纵然无好梦,却胜愁醒。
这首《浪淘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情感。开篇“盼到柳条青,已过清明”,点明时节转换,柳绿春深,清明已过,春意正浓。接着“落花如雨听无声”,以拟声入诗,形象地描绘了花瓣随风飘落的情景,虽无声却满含春日的静谧与哀愁。“不信一春憔悴意,单为啼莺”,诗人似乎在质疑春天的美丽是否掩盖了内心的忧伤,但最终承认,或许正是那莺啼唤醒了心中的愁绪。
“斜月满空庭,香雾冥冥”,月光洒满庭院,雾气缭绕,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簟纹如水夜凄清”,竹席上的纹理仿佛是流动的水面,夜晚的清凉与寂静更添了几分孤寂感。最后,“睡去纵然无好梦,却胜愁醒”,表达了诗人宁愿在梦中逃避现实的烦恼,也不愿在清醒时面对内心的愁苦,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与内心愁绪的复杂感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识得词仙否。起从前、欧苏辛陆,为先生寿。
不是花颠和酒恼,豪气轩然独有。
要老笔、万花齐绣。
掷碎琵琶令破面,好香词、污汝诸伶手。
笑馀子,徒雕镂。秦宫汉苑描难就。
矗中原、怒涛似箭,断崖如臼。
我有铜人千行泪,扑地狮儿腾吼。
声撼落、橘中棋叟。
鹤发鸡皮人莫笑,忆华年、曾奉西宫帚。
家本住,金台口。
直溪虽乡村,故是尚书里。
短棹经其门,叫声忽盈耳。
一翁被束缚,苦辞橐如洗。
吏指所居堂,即贫谁信尔。
呼人好作计,缓且受鞭垂。
穿漏四五间,中已无窗几。
屋梁记日月,仰视殊自耻。
昔也三年成,今也一朝毁。
贻我风雨愁,饱汝歌呼喜。
官逋依旧在,府帖重追起。
旁人共唏嘘,感叹良有以。
东家瓦渐稀,西舍墙半圯。
生涯分应尽,迟速总一理。
居者今何栖,去者将安徙。
明岁留空村,极目唯流水。
一村临水,乍迎风含笑、野桃春媚。
秾艳波光相映发,惆怅无情有思。
燕子不来,东风容易,目断芳尘委。
高鬟愁极,更烦筝响料理。
休说前度刘郎,重来不见,锁赤城霞气。
路转峰前征骑影,咫尺便迷千里。
芳草连云,岩花拂袖,驿馆空庭闭。
梦来无寐,廋词聊托麻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