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通鉴杂兴·其六》
《读通鉴杂兴·其六》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建安社稷看文举,正始风流倚太初。

天地一身无处著,诸人休苦恨狂疏。

(0)
翻译
在建安时期,我们仰望文举的才华
正始年间,人们崇尚太初的风气
注释
建安:指东汉末年的历史时期,以文学繁荣著名。
文举:指曹操的儿子曹丕,字文举,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正始:魏朝的一个时期,以玄学和文学为主要特色。
太初:可能指的是《太初历》,也可能暗指文学或哲学的源头。
一身:指自己。
无处著:形容才华无法找到合适的位置或施展之处。
诸人:众人,大家。
休:不要。
苦恨:深深遗憾。
狂疏:狂放不羁,这里指行为不受拘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读通鉴杂兴(其六)》。诗中融合了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个人的情感表达。

"建安社稷看文举,正始风流倚太初。"

这两句诗借用古代典故,通过对汉朝时期建安年间(196-220年)士族社会状况和东汉末年正始年间(240-249年)的文化艺术风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中那些文雅之举与高尚气质的怀念。"社稷"指的是古代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场所,也象征着国家的安危和社会的稳定;"看文举"则是对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涌现出的文化盛况的赞美;而"正始风流倚太初"则进一步强调了那个时代文化艺术的高峰。

"天地一身无处著,诸人休苦恨狂疏。"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天地一身"象征着宇宙万物与个体生命的统一;"无处著"则意味着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中,个人的存在是微不足道的。而最后两字"诸人休苦恨狂疏"劝诫世人不要为那些无法挽回的事物而感到痛苦和迷失,因为历史的车轮已经滚滚向前,不可逆转。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和无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花褐裘

对织芭蕉雪毳新,长缝双袖窄裁身。

到头须向边城著,消杀秋风称猎尘。

(0)

舟次汴堤

曲岸兰丛雁飞起,野客维舟碧烟里。

竿头五两转天风,白日杨花满流水。

(0)

仙岩二首·其一

白烟昼起丹灶,红叶秋书篆文。

二十四岩天上,一鸡啼破晴云。

(0)

奉和圣制荅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省俗恩将遍,巡方路稍回。

寒随汾谷尽,春逐晋郊来。

云骑传行漏,烟旄引从台。

惠风初应律,和气正调梅。

雅颂通宸咏,天文接曙台。

灞陵桃李色,应待日华开。

(0)

奉和圣制荅张说扈从南出鼠雀谷之作

襟带三秦接,旂常万乘过。

阳原淑气早,阴谷冱寒多。

花缛前茅仗,霜严后殿戈。

代云开晋岭,江雁入汾河。

北土分尧俗,南风动舜歌。

一闻天乐唱,恭逐万人和。

(0)

与李章武赠荅诗·其三

河汉已倾斜,神魂欲超越。

愿郎更回抱,终天从此诀。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