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岸兰丛雁飞起,野客维舟碧烟里。
竿头五两转天风,白日杨花满流水。
曲岸兰丛雁飞起,野客维舟碧烟里。
竿头五两转天风,白日杨花满流水。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河行舟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情怀。
首句“曲岸兰丛雁飞起”,设定了诗的意境。这里,“曲岸”指的是弯曲的河岸,而“兰丛”则是茂密的柳树或花卉之类,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雁飞起”则透露出一丝动感和急促感,似乎是在描绘诗人行舟时所见到的景象。
“野客维舟碧烟里”,则是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进一步渲染情境。这里,“野客”指的是在乡间旅行的人,也就是诗中的自我。“维舟”则是停泊或准备行驶之意,表明了诗人正在等待或者已经开始了他的旅程。而“碧烟里”,则营造出一片迷离恍惚的氛围,让人联想到了水乡泽国的迷人景色。
第三句“竿头五两转天风”,则是对行舟过程中的细节描写。“竿头”应指的是船上撑开船篷的竹竿,而“五两”可能暗示着船在水面上的轻盈与灵动,或者是某种具体的重量单位。“转天风”,则是说这种轻盈感来自于微妙的天风,这也许正是推动船只前行的自然力量。
末句“白日杨花满流水”,则以一种淡雅的笔触结束了诗篇。这里,“白日”即晴朗的太阳,而“杨花”指的是柳絮,因为古人常将柳絮比作雪花。“满流水”则是说这些轻柔如雪花般的柳絹随着江河之水漂浮,给人一种生命力旺盛而又不羁的感觉。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悠然自得与感受。同时,这种笔法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与诗人一同感受到那种自由自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百万人家夜雨鸣,市声唤出晓来晴。
谁知天与吾皇意,要不妨农不害民。
长乐与家邻,安舆来往频。
诗方贻五字,讣祇隔三晨。
事业传贤嗣,乡闾失善人。
薰风丹荔熟,追感一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