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已是劫灰残,欲觅逃名七里滩。
谁篡鸿飞高冥冥,休歌牛角夜漫漫。
骑驴自称襄阳帽,漉酒长欹栗里冠。
千树芦花数行雁,天涯寒月许同看。
年华已是劫灰残,欲觅逃名七里滩。
谁篡鸿飞高冥冥,休歌牛角夜漫漫。
骑驴自称襄阳帽,漉酒长欹栗里冠。
千树芦花数行雁,天涯寒月许同看。
这首诗描绘了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年华已是劫灰残”以“劫灰”比喻历经沧桑后的岁月痕迹,表达了时间无情、人生易老的主题。接着,“欲觅逃名七里滩”,借用古代诗人严光(字子陵)隐居七里滩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逃避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谁篡鸿飞高冥冥”一句,通过“鸿飞”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自由,暗含对现实社会中某些不公现象的批判。“休歌牛角夜漫漫”则以牛角夜歌的典故,表达对无尽黑夜中寻求光明与希望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无力感。
“骑驴自称襄阳帽,漉酒长欹栗里冠”两句,运用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通过“襄阳帽”、“栗里冠”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闲适生活状态。
最后,“千树芦花数行雁,天涯寒月许同看”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芦花飘扬、大雁南飞、寒月映照,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和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冷艳扶妆,嫣痕破梦,名花端识前身。
写入鸳丝,西楼化作行云。
开奁对影成双照,碧亭空、一镜涵春。
尽芳魂,结佩湘皋,托取灵根。
年年花事伤寒食,只缄愁万叠,展抱无因。
露眼频看,骈枝墨色还新。
枝丫绾就丁香叩,坠幽欢、雨溃烟分。
恁炉熏,祝向蘼芜,瘦损休文。
别离有杨柳,折赠拟琅玕。
古道千人失,时才一尉难。
清秋开少府,紫气指长安。
梅福称仙仕,蒲城得吏欢。
河声公檄静,岳色讼庭寒。
鸿雁云中出,芙蓉月下看。
三秦至豪杰,两汉数衣冠。
冯翊今遗邑,何轻佐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