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舌不可说,刺之血如缕。
写词招子魂,其声惨以楚。
白日天堂堂,短袖挥流光。
杯酒酹山川,明誓安能忘?
短车五月别,别路沙雨凉。
别路仓猝中,慰之后期长。
万里两寸心,斗轸遥相望。
子死吾不知,知还疑未死。
下马城南街,分明手携子。
敢以此别后,终无重见期。
一日三造门,一见三举卮。
有酒如昔日,我亦如昔时。
海风吹檐铎,海月悬庭枝。
精灵约梦寐,魂兮傥来兹。
僵舌不可说,刺之血如缕。
写词招子魂,其声惨以楚。
白日天堂堂,短袖挥流光。
杯酒酹山川,明誓安能忘?
短车五月别,别路沙雨凉。
别路仓猝中,慰之后期长。
万里两寸心,斗轸遥相望。
子死吾不知,知还疑未死。
下马城南街,分明手携子。
敢以此别后,终无重见期。
一日三造门,一见三举卮。
有酒如昔日,我亦如昔时。
海风吹檐铎,海月悬庭枝。
精灵约梦寐,魂兮傥来兹。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为悼念友人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描绘了友人的离世以及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怀念。
首句“僵舌不可说,刺之血如缕”,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因悲伤过度而难以言表的情感,仿佛连舌头都僵硬了,只能用“刺”这一动作来表达内心的痛苦,鲜血如同细线般流淌,形象地展现了悲痛之深。
接着,“写词招子魂,其声惨以楚”两句,诗人试图通过文字来呼唤友人的灵魂,声音凄楚,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思念。接下来的“白日天堂堂,短袖挥流光”描绘了友人生前的光辉形象,阳光照耀,衣袖轻挥,充满活力与希望。
“杯酒酹山川,明誓安能忘?”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生前誓言的铭记与祭奠,通过酒祭山川,寄托哀思。随后的“短车五月别,别路沙雨凉”描述了友人离别的场景,五月的别离,路途上的沙雨,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别路仓猝中,慰之后期长”则表达了离别时的匆忙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与安慰。接下来的“万里两寸心,斗轸遥相望”描绘了两人虽相隔万里,但心却紧紧相连,目光遥望,情感深厚。
“子死吾不知,知还疑未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世的震惊与不解,即使知道友人已逝,心中仍存疑虑,不愿接受现实。最后,“下马城南街,分明手携子”通过具体的行动,进一步强化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仿佛还能在城南街头看到友人携子的身影。
“敢以此别后,终无重见期”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无奈与绝望,以后再也无法相见。接下来的“一日三造门,一见三举卮”描述了诗人频繁拜访友人家中的情景,每一次见面都举杯饮酒,以此来寄托哀思。
“有酒如昔日,我亦如昔时”表达了诗人希望时光倒流,回到过去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海风吹檐铎,海月悬庭枝”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海风轻拂,檐下的风铃轻轻摇曳,海上的月亮高悬于庭院的树枝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精灵约梦寐,魂兮傥来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灵魂的期待与呼唤,希望在梦中与友人相遇,共同度过这段难舍的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离世前后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切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