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
《点绛唇》全文
清 / 吕惠如   形式: 词

暝入高楼,西风又送砧声暮。断鸿来去。

云暗江天路。象管鸾笺,不赋销魂句。秋怀苦。

愁风愁雨。人是芭蕉树。

(0)
鉴赏

这首《点绛唇》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女诗人吕惠如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内心深处的愁绪。

“瞑入高楼,西风又送砧声暮。” 开篇即以黄昏时分的高楼为背景,西风送来的捣衣声在暮色中回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砧声,古代妇女在秋日里为远行丈夫准备冬衣时,会将衣物放在石板上用木棒敲打,使其平整,这一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悠长,触动着游子的心弦,也引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断鸿来去。云暗江天路。” 接着,诗人笔下的景象更加辽阔,断续的鸿雁在空中飞翔,它们的踪迹时隐时现,仿佛在诉说着旅途的艰辛和孤独。而此时的天空被乌云遮蔽,江面与天际连成一片,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更加遥远和迷茫,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象管鸾笺,不赋销魂句。” 这一句中的“象管”指的是象牙制成的笔,“鸾笺”则是华丽的纸张,两者都是文人用来书写诗歌的珍贵工具。然而,在此刻,诗人却无法用这些美好的事物来表达心中的情感,因为她的思绪已被愁云笼罩,无法写出令人心醉的诗句。

“秋怀苦。愁风愁雨。人是芭蕉树。” 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楚。秋风秋雨,不仅让自然界的景物显得萧瑟,更让诗人的心情变得沉重。她自比为一棵被风雨摧残的芭蕉树,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秋日里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深深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凄凉景象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也有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无奈与哀愁,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作者介绍

吕惠如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四月朔日进宫斋戒自昆明湖进舟至万寿寺川路晓烟未泮麦畴宿雾犹浓触景成欣援毫得句

雨后明湖潋涨痕,爱寻溪路远尘喧。

馨香饼饵酬殷望,澄动川云供静存。

适为肃斋还内禁,得教小憩驻祗园。

吾心忧喜因民托,净业尘缘总漫论。

(0)

三多谣·其三

四十而九子,予亦称多男。

屈指两年中,忽乃亡其三。

我心非木石,怆悽情何堪。

犹虑或过痛,强抑悲转含。

封人用祝尧,故非尧所忺。

(0)

皇长子挽词·其三

书斋近隔一溪横,长杳芸窗佔毕声。

痛绝春风廞马去,真成今日送儿行。

(0)

题悦心亭

一棹近可达前川,川上方亭春望便。

名曰悦心真不忝,澄碧万顷连水天。

水天空明难为状,浩乎吾意与之然。

白洋闻比此更廓,漾舟明日凌苍烟。

周禆寰海此一勺,尚令人意飘乎仙。

蓬莱应有安羡辈,可惜误之徐福船。

(0)

安肃道中·其三

菜畦果圃连溪坞,瀑水东流一带斜。

怪底山川饶秀色,村名犹自号张华。

(0)

题画二十四首·其二十一

竹阁松轩户不扃,远山借景好园亭。

主人嗜古类风雅,诵罢黄庭写石经。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