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蜚腾早,中朝践履多。
嘉谋思妥帖,直道忍媕婀。
物议和□□,钧陶□岳峨。
凤池春入幕,象魏晓鸣珂。
蕴藉登醇酒,辉光厉太阿。
久劳裨国政,暂出省民疴。
眷注恩何厚,操持行不颇。
牙旌辞紫禁,鹢舫下黄河。
竹树供图画,江湖入咏歌。
金山访兰若,赤岸击牂牁。
馆传虽丰饰,登临得几何。
自公方变鲁,视事肯随酂。
保障逾闽海,征财及茗鹾。
民居散鸿雁,水患助蛟鼍。
恤匮施仁泽,搜贤置礼罗。
赠言徒感激,报政敢蹉跎。
去国时宁久,辞乡语渐讹。
殊方善调御,趣召鬓双皤。
文学蜚腾早,中朝践履多。
嘉谋思妥帖,直道忍媕婀。
物议和□□,钧陶□岳峨。
凤池春入幕,象魏晓鸣珂。
蕴藉登醇酒,辉光厉太阿。
久劳裨国政,暂出省民疴。
眷注恩何厚,操持行不颇。
牙旌辞紫禁,鹢舫下黄河。
竹树供图画,江湖入咏歌。
金山访兰若,赤岸击牂牁。
馆传虽丰饰,登临得几何。
自公方变鲁,视事肯随酂。
保障逾闽海,征财及茗鹾。
民居散鸿雁,水患助蛟鼍。
恤匮施仁泽,搜贤置礼罗。
赠言徒感激,报政敢蹉跎。
去国时宁久,辞乡语渐讹。
殊方善调御,趣召鬓双皤。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褧为姚子中参政江浙行省而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姚子中的高度评价和期待,赞扬了他的才华横溢、深思熟虑、正直无私,以及他在国家治理上的卓越贡献。姚子中的政绩受到人们的赞誉,他的出行被赋予了深远的意义,如“凤池春入幕”象征着朝廷的重用,“金山访兰若”则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敬意。
诗中还描绘了姚子中关心民生疾苦,体恤百姓,以及在政务上严谨有方,既有宏图大略,又能深入民间。他离京之际,虽然言语已带异乡口音,但仍然保持着治理地方的热情和智慧。诗人感慨姚子中的才能和责任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续在江浙地区施展才能,造福一方。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对姚子中高尚品德和卓越政绩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