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韬庵招集积水潭》
《韬庵招集积水潭》全文
清 / 郑孝胥   形式: 古风

韬庵被徵晚入朝,海内相贺仰名德。

日下特开礼学馆,大事相援天下溺。

中古以降家天下,三纲五常有误释。

纷纷聚讼见己小,去圣万里犹面壁。

叔孙自谓知世变,两生抱古吾益惑。

周监二代尚博采,墨守一孔岂为得?

诸儒读书亦云广,所患淑世乏高识。

夷之墨者欲见孟,道有不同孰能直?

先生用意酌宇宙,软语当使众喙息。

却怜结习终未除,长避路尘亲水石。

西涯一角真冷地,泽畔行吟暂閒适。

与游不必尽朝士,眷眷遂至夕阳匿。

袁丝籍福今俱老,安能随俗矜枉尺!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郑孝胥所作,题为《韬庵招集积水潭》。诗中表达了对韬庵(可能指某位学者或官员)在晚年开始入朝任职后,受到海内人士赞誉,因其高尚品德和学问而备受期待。他开设礼学馆,致力于解决当时社会的大问题,强调儒家传统的三纲五常不应被误解。诗人批评了那些拘泥于古代教条、缺乏远见的人,认为应该广泛吸取前人的智慧,而非固守一隅。

韬庵的见解被赞誉为斟酌宇宙,试图平息众议,但诗人发现他仍有未能去除的旧习,选择亲近自然,避开尘世纷扰。积水潭边的聚会,参与者不限于朝廷官员,而是充满了深情厚谊,直到夕阳西下。最后,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与友人袁丝籍福一同老去,不愿随波逐流,坚守自我。

整首诗通过赞扬韬庵的同时,也寓含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坚守道德原则的思考,体现了郑孝胥对于传统与变革、个人操守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郑孝胥
朝代:清   籍贯:中国福建省闽侯县   生辰:1860年5月2日——1938年

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猜你喜欢

苦雨漫兴·其一

久病朝籍未通名,雨窗且得卧天明。

御街石路光凌乱,坐想诸公把滑行。

(0)

白云深处为天台赵时晖赋

幽人卜筑嫌山浅,直入云山十二重。

傍岸野樵多失路,隔林溪碓远闻舂。

衣裳露宿岚光冷,书画晴蒸海气浓。

极目为君思雁荡,烂银舒卷正溶溶。

(0)

题陈宪章梅花

燕南雪花大如掌,点缀枯槎夜深响。

怅然忽思羌笛声,恨不西湖拨双桨。

赵君喜走江南村,晓持写真来扣门。

小堂虚白凛相对,便觉生意回孤根。

朔风飘萧天色冷,的是当时湖上景。

摩挲欲扫树间苔,舒卷愁翻月中影。

君家仙子真风流,一醉曾赊紫绮裘。

罗浮山下作春梦,素娥执手增离忧。

闻君跨马山阳去,驿路还应得奇遇。

逢人寄取折枝来,莫忘西斋赋诗处。

(0)

挽吴元玉

去年憔悴见京城,犹自题诗送我行。

多酒未能无疾病,一郎何竟了功名。

秖今孝义存人口,更后声光重墓铭。

走拜无因致双泪,千峰落日大江横。

(0)

谢程篁墩赠龙尾砚

篁墩品砚歙居右,雅称先生翰墨手。

先生与砚俱歙产,眉子罗纹誇富有。

椟中种种自怀玉,能割一爱到石叟。

自嫌隅处小有病,临出摩挲要难授。

我云先生岂无药,庸贲一铭如砭灸。

冁然捉笔从背书,石上煌煌丽星斗。

头巾折角与人传,此砚因铭名亦久。

尚怜龙尾是奇材,东坡何以嘲牛后。

(0)

和桑通判吊文文山六歌失火

两宫万里塞云黄,三闽四广天子忙。

孤忠老臣老不死,膏血几时湔国耻。

天高欲诉衍六歌,手把怨笔濡天河。

天河不乾怨长在,朝廷凌迟家破碎。

老臣已死稿苴存,金玉辉生旧墨痕。

郁攸小儿那解事,纸影虽空有文字。

传人流世自千年,击剑重歌双泪前。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