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朝愁与暮愁,少年不学老还羞。
骊珠不是骊龙惜,自是时人不解求。
何事朝愁与暮愁,少年不学老还羞。
骊珠不是骊龙惜,自是时人不解求。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生中的忧虑与追求的主题。诗人通过“朝愁与暮愁”的表述,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尽烦恼与忧思,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人们总能找到理由感到忧虑。这种忧虑并非源于外部世界,而是源于内心的自我反思与成长的需求。
接着,“少年不学老还羞”一句,揭示了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性。在年轻时未能汲取知识、积累智慧,到了老年却因无知而感到羞愧,这反映了诗人对教育与自我提升的深刻见解。它鼓励人们珍惜时间,及早学习,以免将来后悔。
“骊珠不是骊龙惜,自是时人不解求”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骊珠,象征着珍贵的知识或智慧;骊龙,比喻拥有这些珍宝的人。诗人指出,真正的难题不在于知识本身或拥有知识的人,而在于人们是否愿意去寻求和理解。这里的“不解求”,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也是对个人内心状态的反思——是否真正渴望知识,是否有勇气去探索未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传达了对人生、学习和追求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勇于探索、珍惜时光,并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不懈努力。
二毫侍侧何知,举头一幕青天大。
归盘乐矣,丁宁更说,闲居粉黛。
我见沙鸥,盖尝有问,无言意对。
道试看自古,忘机未了,空无益、又遗害。
万事宜须自得,笑衰翁、几时方会。
今朝重九,西风杖屦,一番轻快。
满地黄花,清泉酌醴,新诗嚼脍。
若东篱老子,能来共此乐,吾当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