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桑通判吊文文山六歌失火》
《和桑通判吊文文山六歌失火》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古风

两宫万里塞云黄,三闽四广天子忙。

孤忠老臣老不死,膏血几时湔国耻。

天高欲诉衍六歌,手把怨笔濡天河。

天河不乾怨长在,朝廷凌迟家破碎。

老臣已死稿苴存,金玉辉生旧墨痕。

郁攸小儿那解事,纸影虽空有文字。

传人流世自千年,击剑重歌双泪前。

(0)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诗《和桑通判吊文文山六歌失火》以沉痛的情感描绘了历史的悲剧。首句“两宫万里塞云黄”暗指南宋朝廷流亡在外,边塞战云密布,象征国家的动荡与危机。次句“三闽四广天子忙”则反映了君主在艰难时局中的忙碌与无奈。

“孤忠老臣老不死”表达了对忠臣文天祥的敬仰,他至死不渝的忠诚令人动容。“膏血几时湔国耻”直抒胸臆,痛惜未能尽早洗雪国耻。接下来,“天高欲诉衍六歌,手把怨笔濡天河”运用夸张手法,表达文山内心的悲愤与无尽的哀思。

“天河不乾怨长在,朝廷凌迟家破碎”揭示了朝廷的衰败和家庭的不幸,以及文山遗志未酬的深深遗憾。“老臣已死稿苴存,金玉辉生旧墨痕”描绘了文山遗作的珍贵,尽管人逝,但精神犹在。“郁攸小儿那解事,纸影虽空有文字”感叹后人难以理解先贤的深沉情感。

最后两句“传人流世自千年,击剑重歌双泪前”总结全文,文山的精神将流传千载,而诗人自己也为文山的遭遇感怀落泪,寄托了对忠臣的深深哀悼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沈周对中国古代忠臣的崇高敬意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寄题芦洲

幽人作计筑幽居,傍水为亭手植芦。

何爱世间闲草木,只缘胸次有江湖。

(0)

虞美人·其二

江亭春晚芳菲尽。行色青天近。画桥杨柳也多情。

暗抛飞絮惹前行。路尘清。彤庭早晚瞻虞舜。

遥听恩迁峻。二年歌宴绮罗人。片云疏雨忍漂沦。

泪沾巾。

(0)

学中曝御书次少虞韵

晴暾煜煜眩晨光,洗眼来窥云汉章。

身拜玉阶元夕梦,手披金笈有天香。

风翔凤翼尤妍媚,云捲奎躔不覆藏。

尚想承平閒气象,从臣鹄立侍君王。

(0)

晨起东轩

影暗才分竹,烟低正满檐。

雨斜侵药裹,风过乱书签。

篆灭香犹在,尘昏砚未添。

静中时有兴,著论不为潜。

(0)

菊梅

千林摇落梅新蓓,万卉披猖菊未莎。

岁晚幽人空谷里,渊明和靖不争多。

(0)

临江仙·其二

九十日春都过了,寻常偶到江皋。

水容山态两相饶。草平天一色,风暖燕双高。

酒病厌厌何计那,飞红更送无聊。

莺声犹似耳边娇。难回巫峡梦,空恨武陵桃。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