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阳二首·其二》
《重阳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九日登临两鬓华,鸥边秋色带风沙。

绝怜当日陶彭泽,依旧无钱对菊花。

(0)
翻译
重阳节登高赏景,两鬓已现白发斑驳
在湖边的鸥鸟旁,秋天的景色中夹杂着风尘
注释
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登临:登高。
两鬓华:两鬓斑白。
鸥边:湖边。
秋色:秋天的景色。
风沙:风尘。
绝怜:特别喜爱。
当日:当时。
陶彭泽:陶渊明,字彭泽,东晋时期隐士。
依旧:仍然。
无钱:没有钱。
对菊花:赏菊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名为《重阳二首(其二)》。诗中,"九日登临两鬓华"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的情景,"两鬓华"指的是头发两旁的花卉,象征着年龄和时光的流逝。而"鸥边秋色带风沙"则描绘了一幅秋天边塞之地的画面,鸥鸟在空中飞翔,秋色的背景中夹杂着风和沙尘,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绝怜当日陶彭泽,依旧无钱对菊花。"表达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幽默感。"绝怜"指的是极其怀念,而"当日陶彭泽"则是指古代的隐士陶渊明和彭泽,他们都以高洁自守而闻名。这两位人物常被后世文人用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以及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依旧无钱对菊花"则是说即使到了现在,诗人仍然像陶渊明那样贫穷,无力购买任何东西,只能静坐观赏菊花。这也反映了诗人超脱物质欲望、享受简单生活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怀念,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同时,它也透露出诗人幽默自嘲的情感,以及面对物质困境时的淡然处之。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赠电目相士

知君说相压南州,相我空贻白发羞。

但得羊裘归钓泽,安知燕颔去封侯。

穷通有分都休问,出处难言已自谋。

一笑相看出山去,逢人莫道见壶丘。

(0)

张彦清学士以使事来杭访问忠烈王子孙盖其先皆自保定原系实同乃合二谱聚族谒庙叙拜厥谊甚古仲实赋诗以纪录寄山中辄和之

有伟秦咸望,厥初保定人。

风云际兴运,茅土褒勋臣。

端自积馀庆,非徒荣一身。

闻孙蔼令誉,抗志矫秋旻。

嗜学今该古,问安昏复晨。

金方感义气,内谱存宗亲。

肤使光华盛,輶轩采访频。

乃知清庙器,俱是昆山珍。

分派既同出,驰声尤绝伦。

仙班重典领,宥府久弥纶。

揭节方宣化,挥毫看爽神。

应嗟远俗薄,欲挽古风淳。

钜族同三眷,高情隘八垠。

焚香肃遗像,序拜欣嘉辰。

颇屈彦清贵,宁嫌仲实贫。

绵延百年绪,翕合一家春。

乐只饮此酒,勤哉书尔绅。

寻盟谅愈笃,踏道毋胥沦。

暂别山河阻,终期事业新。

相从万里去,伐鼓起通津。

(0)

简赵子昂

君维大雅姿,被服蔼兰荪。

胸次综流略,本本又元元。

手追七子作,凌厉气所吞。

馀事到翰墨,藉甚声价喧。

居然难自藏,珠玉走中原。

四年郎省户,小滞当高鶱。

肯来为多士,复除布春温。

力争吾道回,中流收崩奔。

眷言维桑旧,从容驻輶轩。

我亦喜再见,一笑略寒暄。

首诵新诗章,两耳为君尊。

高情殊磊落,俗子何足论。

顾我寂寞地,无物当赠言。

乃复携尺纸,看君醉墨翻。

霜木石共老,野竹翠不蕃。

落笔频申顷,岁晚古色存。

思君时一把,此意期勿谖。

(0)

城下闻夷歌

犍为城下䍧牱路,空冢滩西贾客舟。

此夜可怜江上月,夷歌铜鼓不胜愁。

(0)

桃源

桃源花发几番春,闻说渔郎此问津。

秦帝漫劳方士遣,神仙已是避秦人。

(0)

秋燕

犹记东风社雨晴,步栏辛苦得巢成。

依刘信美非吾土,去鲁虽迟在此行。

生也有涯同是客,逝将去汝得无情。

乌衣巷陌休回首,兴废人间又一枰。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