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花发几番春,闻说渔郎此问津。
秦帝漫劳方士遣,神仙已是避秦人。
桃源花发几番春,闻说渔郎此问津。
秦帝漫劳方士遣,神仙已是避秦人。
这首宋朝诗人萧立之的《桃源》诗,以桃花源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远离尘世喧嚣、充满神秘与宁静的画面。
首句“桃源花发几番春”,以“桃源”开篇,点明了地点,同时通过“花发几番春”这一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营造出一种悠远而静谧的氛围。
次句“闻说渔郎此问津”,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通过“渔郎”的探访,引出了一个未知的世界,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接着,“秦帝漫劳方士遣”,以秦始皇派遣方士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故事为背景,反衬出桃源的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特点,强调了其与外界的隔绝和神秘性。
最后,“神仙已是避秦人”一句,直接点明了桃源中居住的并非凡人,而是避世的神仙,进一步强化了桃源的超然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桃源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