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苏伯厚编修》
《挽苏伯厚编修》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先生交谊重金兰,十载同朝列从官。

天禄校书知姓字,经筵进讲识衣冠。

花迎旅榇春云暗,树掩铭旌暮雨寒。

目送归魂招不得,忍将别酒酹江干。

(0)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故友苏伯厚的深切哀悼与怀念。金幼孜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两人深厚的友谊以及苏伯厚离世后留下的无尽哀思。

首联“先生交谊重金兰,十载同朝列从官”点明了两人自金兰之交以来,共度了十年的官场生涯,深厚的情谊如同金兰般坚固,共同经历了朝堂的风风雨雨。

颔联“天禄校书知姓字,经筵进讲识衣冠”则回忆了苏伯厚在学术和政务上的贡献。他在校书时熟知其姓名,在经筵上进讲时辨识其服饰,体现了他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和对朝廷事务的认真负责。

颈联“花迎旅榇春云暗,树掩铭旌暮雨寒”描绘了苏伯厚去世后的凄凉景象。春日里,花朵似乎在为他送行,但乌云密布,暗淡了春色;傍晚时分,树木掩映着墓碑,寒雨中更添一份悲凉。这一场景既是对逝者离世的哀悼,也是对生者内心深处的触动。

尾联“目送归魂招不得,忍将别酒酹江干”表达了诗人无法挽留逝者归魂的无奈与痛苦,只能以别酒祭奠于江边,寄托对故友的深深思念。这一句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友情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常。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其十三常慎其独

观之不见听无声,隐显幽微常尽诚。

应用神机人莫测,堂堂天意自昭明。

(0)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其十

二物情交合,三关路透通。

性天云起处,光照洁庵红。

(0)

述工夫·其二采药

炼汞烹铅本没时,学人当向定中推。

客尘欲染心无着,天癸才生神自知。

情寂金来归性本,精凝坎去补南离。

两般灵物交并后,阴尽阳纯道可期。

(0)

召对钦赏虔纪二律·其一

帝念可渠惟慎庸,谫才承乏赴追锋。

六年鞅掌重瞻衮,千载休光叨攺容。

敷奏兼垂明试意,都俞莫罄对扬悰。

从今捐糜寻常事,蹇蹇犹虞歉靖共。

(0)

藤杖赠西原道人

山人赠尔藤一枝,怪形偃蹇如蛟螭。

平生丘壑我所爱,魑魅惊走安敢窥。

梓潼当年赠桃竹,书阁照夜然青藜。

吁嗟古人迹已远,能无此物相扶持。

赵州八十始行脚,芒鞋健步双庞眉。

登山涉水览幽胜,意倦未必忘归期。

旧传化龙不复见,能解虎斗安足奇。

吾师履行极平坦,世人方寸生九疑。

云山住处本禅寂,猿鸟为伴真相知。

大千由来在脚底,要探理窟穷玄机。

鼓枻还从甬东去,出门一笑孤云飞。

(0)

憎鹃

吾闻反哺乌,至孝有纯德。

鸟中比曾参,传诵人皆识。

又闻驯化雉,翔集在咫尺。

陌上随行车,饮啄自朝夕。

嗟尔蜀幸帝,愚暗亡其国。

游魂化为鹃,物理固莫测。

一身尚羁旅,羽毛亦虚饰。

生雏百鸟巢,蝼蚁竟饱食。

春风口流血,有恨啼不息。

侯门拂笙竽,豪客纷弹射。

岂不思南归,奋飞摧短翼。

何如雉与乌,飞鸣随所适。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