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交谊重金兰,十载同朝列从官。
天禄校书知姓字,经筵进讲识衣冠。
花迎旅榇春云暗,树掩铭旌暮雨寒。
目送归魂招不得,忍将别酒酹江干。
先生交谊重金兰,十载同朝列从官。
天禄校书知姓字,经筵进讲识衣冠。
花迎旅榇春云暗,树掩铭旌暮雨寒。
目送归魂招不得,忍将别酒酹江干。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故友苏伯厚的深切哀悼与怀念。金幼孜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两人深厚的友谊以及苏伯厚离世后留下的无尽哀思。
首联“先生交谊重金兰,十载同朝列从官”点明了两人自金兰之交以来,共度了十年的官场生涯,深厚的情谊如同金兰般坚固,共同经历了朝堂的风风雨雨。
颔联“天禄校书知姓字,经筵进讲识衣冠”则回忆了苏伯厚在学术和政务上的贡献。他在校书时熟知其姓名,在经筵上进讲时辨识其服饰,体现了他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和对朝廷事务的认真负责。
颈联“花迎旅榇春云暗,树掩铭旌暮雨寒”描绘了苏伯厚去世后的凄凉景象。春日里,花朵似乎在为他送行,但乌云密布,暗淡了春色;傍晚时分,树木掩映着墓碑,寒雨中更添一份悲凉。这一场景既是对逝者离世的哀悼,也是对生者内心深处的触动。
尾联“目送归魂招不得,忍将别酒酹江干”表达了诗人无法挽留逝者归魂的无奈与痛苦,只能以别酒祭奠于江边,寄托对故友的深深思念。这一句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友情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常。
山人赠尔藤一枝,怪形偃蹇如蛟螭。
平生丘壑我所爱,魑魅惊走安敢窥。
梓潼当年赠桃竹,书阁照夜然青藜。
吁嗟古人迹已远,能无此物相扶持。
赵州八十始行脚,芒鞋健步双庞眉。
登山涉水览幽胜,意倦未必忘归期。
旧传化龙不复见,能解虎斗安足奇。
吾师履行极平坦,世人方寸生九疑。
云山住处本禅寂,猿鸟为伴真相知。
大千由来在脚底,要探理窟穷玄机。
鼓枻还从甬东去,出门一笑孤云飞。
吾闻反哺乌,至孝有纯德。
鸟中比曾参,传诵人皆识。
又闻驯化雉,翔集在咫尺。
陌上随行车,饮啄自朝夕。
嗟尔蜀幸帝,愚暗亡其国。
游魂化为鹃,物理固莫测。
一身尚羁旅,羽毛亦虚饰。
生雏百鸟巢,蝼蚁竟饱食。
春风口流血,有恨啼不息。
侯门拂笙竽,豪客纷弹射。
岂不思南归,奋飞摧短翼。
何如雉与乌,飞鸣随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