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远名乾海,坡高号望城。
海曾无滴水,城亦是虚名。
沙远名乾海,坡高号望城。
海曾无滴水,城亦是虚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寓意深远的画面。"沙远名乾海",这里的"乾海"象征着遥远而干涸的沙漠,暗示了环境的贫瘠和生命的艰难。"坡高号望城","坡高"强调了地势的险峻,"望城"则表达了对远方城市的期盼或遥望,然而"城亦是虚名",揭示出尽管有名字,但实际的城池可能并不存在,或者已荒废,暗含了世事变迁、繁华落寞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落差,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寓言性较强,富有哲理意味。杨慎作为明代文学家,他的作品常常富含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思考,这首《西路杂述(其一)》也不例外。
隐者委所逢,在物无不足。
山林与城市,语道归一毂。
诗人论巨细,此指尚局束。
颇知区区者,自屏忍所欲。
孰识古之人,超然遗耳目。
岂于喧与静,趣舍有偏独。
命亭今何为,似乃畏惊俗。
至意不标揭,小名聊自属。
夏风檐楹寒,冬雪窗户燠。
春樊乱梅柳,秋径深松菊。
壶觞日笑傲,裙屣相追逐。
此乐已难言,持琴作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