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七》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七》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

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

奇哉闲道人,跳出三句里。

独悟自根本,不从他处起。

(0)
注释
我:主语,指代说话者。
读:阅读。
万卷书:形容书籍众多。
识:理解。
尽:全部。
天下理:世间道理。
智者:智慧的人。
渠:他(智者)。
自知:自己知道。
愚者:愚昧的人。
信尔:相信你。
奇哉:多么奇妙啊。
闲道人:闲散而有见解的人。
跳出:超越。
三句里:常规的思维框架。
独悟:独自领悟。
自根本:事物的根本。
不从:不从……开始。
他处:他人的教导或观点。
翻译
我读过无数的书,理解了世间万物的道理。
聪明的人自然明白,愚蠢的人怎能相信你的话。
多么奇特的闲散之人,超脱于常规思维之外。
他独自领悟事物的根本,不依赖他人的教导。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思想。开篇“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表明了诗人通过广泛阅读,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洞悉世间万物之理。这两句展现了作者渊博的学问和对宇宙万象深刻理解。

“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则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诗人认为有见识的人自然能够理解自己,而对于那些缺乏洞察力的人,即使是好心提醒也难以得到他们的信任。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和对知识传播的困顿感慨。

“奇哉闲道人,跳出三句里”中的“闲道人”指的是诗人自己,他通过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束缚、自在飞翔的情怀。这里的“三句”可能暗指佛教中的一些经典或哲学思想,而“跳出”则象征着作者不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更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最后两句“我独悟自根本,不从他处起”显示了诗人对知识的独特理解和思考路径。他强调自己的认识来自内心深处的自我领悟,而非简单地接受外界的灌输或传授。这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和独立思考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的学术造诣,更透露着他对知识、智慧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这短短几句,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作者那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和对生命真谛的独到领悟。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游西樵山·其二

上上此山知几重,一山中有七十峰。

岩水涓涓溪月白,此中得意难形容。

(0)

得杖

一笑溪头得杖归,百年端许病相依。

只愁他日乘龙去,何处淩空独自飞。

(0)

又古乐府二章·其二

圣王临兆民,凛如朽索驭。

六马昔贤忠爱深,峻坂不敢驰驱下。

安不忘危古所嘉,敬恭一念思无邪。

周瑶池,汉渥洼,唐舞倾杯貌玉花。

吾皇一洗千年陋,皇途帝轨同驰骤。

(0)

公馆夜坐

何处楼头鼓角声,夜阑无语坐中庭。

长空月朗一声鹤,腐草城荒几点萤。

帘捲落花空自惜,行藏栖鸟不须惊。

家童百计供茶碗,小慧能知老子情。

(0)

寓象州九日二首·其二

西风吹鬓落尘沙,偶向天涯漫忆家。

九日登高凭绿酒,一年归兴负黄花。

爱名偶尔同陶令,落帽忘怀想孟嘉。

乘兴却忘人老大,贪看山水不知遐。

(0)

得书报从弟时际高科喜而成作

粉窗湔手阅来书,夺锦如龙信不虚。

得路已嗟先镊白,逢时应羡早纡朱。

承恩愧我心何及,种德如君庆有馀。

接武寄声同自出,万人争睹是传胪。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