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
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
奇哉闲道人,跳出三句里。
独悟自根本,不从他处起。
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
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
奇哉闲道人,跳出三句里。
独悟自根本,不从他处起。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思想。开篇“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表明了诗人通过广泛阅读,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洞悉世间万物之理。这两句展现了作者渊博的学问和对宇宙万象深刻理解。
“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则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诗人认为有见识的人自然能够理解自己,而对于那些缺乏洞察力的人,即使是好心提醒也难以得到他们的信任。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和对知识传播的困顿感慨。
“奇哉闲道人,跳出三句里”中的“闲道人”指的是诗人自己,他通过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束缚、自在飞翔的情怀。这里的“三句”可能暗指佛教中的一些经典或哲学思想,而“跳出”则象征着作者不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更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最后两句“我独悟自根本,不从他处起”显示了诗人对知识的独特理解和思考路径。他强调自己的认识来自内心深处的自我领悟,而非简单地接受外界的灌输或传授。这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和独立思考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的学术造诣,更透露着他对知识、智慧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这短短几句,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作者那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和对生命真谛的独到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