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象州九日二首·其二》
《寓象州九日二首·其二》全文
明 / 苏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西风吹鬓落尘沙,偶向天涯漫忆家。

九日登高凭绿酒,一年归兴负黄花。

爱名偶尔同陶令,落帽忘怀想孟嘉。

乘兴却忘人老大,贪看山水不知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却因归心似箭而未能尽兴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如“西风”、“天涯”、“绿酒”、“黄花”、“爱名”、“陶令”、“落帽”、“孟嘉”等,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意境。

首联“西风吹鬓落尘沙,偶向天涯漫忆家”,开篇即以西风起兴,形象地描绘了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景象,暗喻诗人漂泊在外,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接着,“偶向天涯漫忆家”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一个“漫”字,既透露出诗人思绪的无边无际,也暗示了这种思念的不经意间涌上心头。

颔联“九日登高凭绿酒,一年归兴负黄花”,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九月九日是重阳节,登高饮酒是传统习俗,但诗人却因为“归兴”(归乡的心情)而未能真正享受这节日的乐趣。“负黄花”则更添了几分无奈与哀愁,黄花(菊花)在秋天盛开,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寓意着诗人的年华已逝,归乡之愿难以实现。

颈联“爱名偶尔同陶令,落帽忘怀想孟嘉”,这里诗人借用了陶渊明和孟嘉的典故。陶令是陶渊明的别称,他热爱田园生活,不慕荣利,诗人自比陶令,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孟嘉则是东晋时期的人物,有一次在重阳节登高时,帽子被风吹落而不觉,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有归心似箭,却能忘怀世俗,保持内心的宁静。

尾联“乘兴却忘人老大,贪看山水不知遐”,最后两句诗意转折,诗人似乎从之前的哀愁中解脱出来,转而欣赏眼前的山水之美,忘记了年龄的增长和归乡的艰难。这里的“乘兴”不仅指乘着兴致欣赏美景,也暗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状态。诗人通过这一转变,展现了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积极心态,即使无法立即实现归乡的愿望,也能在自然美景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思乡情切而又不失豁达乐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明代文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理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苏仲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过邬三湖上书斋

何事东南客,忘机一钓竿。
酒香开瓮老,湖色对门寒。
向郭青山送,临池白鸟看。
见君能浪迹,予亦厌微官。

(0)

闻虞沔州有替,将归上都,登汉东城寄赠

淮南摇落客心悲,溳水悠悠怨别离。
早雁初辞旧关塞,秋风先入古城池。
腰章建隼皇恩赐,露冕临人白发垂。
惆怅恨君先我去,汉阳耆老忆旌麾。

(0)

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

雄图争割据,神器终不守。
上下武昌城,长江竟何有。
古来壮台榭,事往悲陵阜。
寥落几家人,犹依数株柳。
威灵绝想像,芜没空林薮。
野径春草中,郊扉夕阳后。
逢君从此去,背楚方东走。
烟际指金陵,潮时过湓口。
行人已何在,临水徒挥手。
惆怅不能归,孤帆没云久。

(0)

初闻贬谪,续喜量移,登干越亭赠郑校书

青青草色满江洲,万里伤心水自流。
越鸟岂知南国远,江花独向北人愁。
生涯已逐沧浪去,冤气初逢涣汗收。
何事还邀迁客醉,春风日夜待归舟。

(0)

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寺即梁朝萧内史

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昔游。
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
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0)

郧上送韦司士归上都旧业(司士即郑公之孙,

前朝旧业想遗尘,今日他乡独尔身。
郧地国除为过客,杜陵家在有何人。
苍苔白露生三径,古木寒蝉满四邻。
西去茫茫问归路,关河渐近泪盈巾。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