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彦清学士以使事来杭访问忠烈王子孙盖其先皆自保定原系实同乃合二谱聚族谒庙叙拜厥谊甚古仲实赋诗以纪录寄山中辄和之》
《张彦清学士以使事来杭访问忠烈王子孙盖其先皆自保定原系实同乃合二谱聚族谒庙叙拜厥谊甚古仲实赋诗以纪录寄山中辄和之》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有伟秦咸望,厥初保定人。

风云际兴运,茅土褒勋臣。

端自积馀庆,非徒荣一身。

闻孙蔼令誉,抗志矫秋旻。

嗜学今该古,问安昏复晨。

金方感义气,内谱存宗亲。

肤使光华盛,輶轩采访频。

乃知清庙器,俱是昆山珍。

分派既同出,驰声尤绝伦。

仙班重典领,宥府久弥纶。

揭节方宣化,挥毫看爽神。

应嗟远俗薄,欲挽古风淳。

钜族同三眷,高情隘八垠。

焚香肃遗像,序拜欣嘉辰。

颇屈彦清贵,宁嫌仲实贫。

绵延百年绪,翕合一家春。

乐只饮此酒,勤哉书尔绅。

寻盟谅愈笃,踏道毋胥沦。

暂别山河阻,终期事业新。

相从万里去,伐鼓起通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张彦清学士访问忠烈王子孙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家族情感。牟巘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张彦清的高尚品德和学问成就,也表达了对家族传统和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诗中提到的“伟秦咸望”、“风云际兴运”等词句,暗示了家族的辉煌历史和显赫地位。通过“茅土褒勋臣”、“清庙器”、“昆山珍”等比喻,强调了家族成员在历史上的贡献和卓越才能。同时,“仙班重典领”、“驰声尤绝伦”等描述,展现了家族成员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和非凡影响力。

诗中还提到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深厚情谊,如“抗志矫秋旻”、“问安昏复晨”、“金方感义气”等,体现了家族成员间的相互支持与关怀。此外,“绵延百年绪,翕合一家春”则表达了家族传承的连续性和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寻盟谅愈笃,踏道毋胥沦”表达了对家族团结与传承的坚定信念,而“暂别山河阻,终期事业新”则寄托了对未来发展的期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的重要性和家族成员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葵轩

春光阑珊群卉空,别有佳植开庭中。

堪怜朵朵知向日,晨瞻夕仰随西东。

从根著叶庇炎景,逐节茁蕊承薰风。

苞迎朝旭盏欹侧,萼媚夕照杯玲珑。

大哉化工运亭毒,胚腪秀淑归芳丛。

名虽不离庶草类,性却解与纯臣同。

种之固已寓微意,人心亦似倾阳恭。

非徒玩物实自励,亲当致孝君当忠。

一身两尽家国事,且复托此明深衷。

为询世上簪绂者,若个看花无愧容。

(0)

丙寅端阳述怀

岁月易流迈,佳辰届端阳。

闲居昧时序,节日如平常。

空园积雨霁,蒿艾如人长。

萧条掩关卧,蝶梦方悠扬。

老妻唤我起,盘饤劝我尝。

小孙颇慧黠,学语声琅琅。

举目见之喜,欣然挥一觞。

俭约固予分,泰侈非所望。

冥观阴阳运,隆替乃其常。

吾生幸休退,用舍安行藏。

前修有善训,岐路多亡羊。

且复醉蒲醑,毋将忧自戕。

(0)

山市晴岚

翠微深处簇村廛,茅屋参差树色鲜。

欲向个中沽一醉,冥濛不见酒旗悬。

(0)

京师八景·其一居庸叠翠

群山耸列势峥嵘,日照峰峦积翠明。

高出烟霞通绝塞,低回城阙拥神京。

休论函谷双崖险,绝胜匡庐九叠横。

扈从常时经此处,坐看天际白云生。

(0)

元夕赐观灯·其一

綵山高接九重天,珠树银花炫紫烟。

云拥群仙朝玉阙,星垂大地簇金莲。

峰峦叠翠回蓬岛,罗绮摇光映御筵。

宴乐自知同在镐,圣皇端拱万斯年。

(0)

题朱季岳画菜

冰壶道人久矣去,世上富贵徒纷纷。

金谷园中歌舞地,祗今蔓草愁寒云。

吾家有菜一千亩,紫翠茸茸烂春雨。

空斋酿作百瓮齑,朝携暮携乐清苦。

久知此味世所稀,赠君远上黄金闱。

盘餐慎勿厌清瘦,但令四海苍生肥。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