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绿山青酒满壶,几朝消息属虚无。
前庭寡鹤当春舞,隔树晴鸠尽日呼。
芍药绣成犹护架,丁香栽就未曾扶。
谁言草木无情物,三月蔷薇叶自枯。
水绿山青酒满壶,几朝消息属虚无。
前庭寡鹤当春舞,隔树晴鸠尽日呼。
芍药绣成犹护架,丁香栽就未曾扶。
谁言草木无情物,三月蔷薇叶自枯。
这首诗《惆怅(其三)》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思绪。
首联“水绿山青酒满壶,几朝消息属虚无”,以清新自然的景致开篇,水绿山青,酒满壶中,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然而,“几朝消息属虚无”一句,却在宁静之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暗示着时光流逝,消息无常,让人不禁感到岁月的虚幻与无奈。
颔联“前庭寡鹤当春舞,隔树晴鸠尽日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寡鹤在空旷的前庭翩翩起舞,似乎在寻找着某种寄托;而隔树的晴鸠则整日鸣叫,仿佛在呼唤着某种遥远的声音。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隐喻了人在面对孤独与寂寞时的内心挣扎,以及对远方或不可得之物的渴望。
颈联“芍药绣成犹护架,丁香栽就未曾扶”,以植物的形象继续展开诗人的情感世界。芍药虽已绣成,但仍需保护,丁香虽已栽种,却未见扶持。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人生中美好事物易逝、需要呵护的感慨,暗含了对生命脆弱与短暂的深深忧虑。
尾联“谁言草木无情物,三月蔷薇叶自枯”,以反问的形式收束全诗,强调了即使是看似无情的草木,也有其生命的循环与规律。蔷薇叶在三月便开始枯萎,这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也象征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时间、情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荔湾一尊话,未壮君已髯。
服官却复辞,山泽甘终淹。
相思千里会,淞波摇明蟾。
岂图温室中,长岁如鲽鹣。
劝讲日不给,遑暇忧苍黔?
归沐就庭楸,借书互校签。
元佑邈隔世,唏嘘说垂帘。
朝贵骨尽尘,谁德谁怨嫌?
时于酒垆侣,襟泪还一沾。
河清倘可俟,火井宁竟熸?
醉卧北窗下,风来忘凉炎。
岱云随车度清济,一雨濯遍明湖荷。
夥颐湖舫始何岁,楼观突兀周四阿。
小沧浪馆最眼熟,丱角逃学频频过。
湖心古亭旧驻跸,诗刻长与光林萝。
先臣壁记亦好在,五十五载来摩挲。
中间世事凡几变,岂但容鬓悲观河。
张翁执手讯宫掖,三岁梦断风中珂。
蒲鱼芳鲜足一醉,不饮如此风光何!
酒阑月坠忍便去,坐对照槛鳞鳞波。
春光能醉人,花气酽于酒。
君诗夙餍我,香味比花厚。
枣花取名寺,近乃富鹿韭。
紫白冠以黄,墨者开最后。
红杏青松图,闻将还僧手。
但要选花易,韵事已仅有。
庭楸亦自花,镇与佛相守。
丁香西来阁,枯株顾老寿。
举觞酹朱王,诗魂常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