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言怀》
《次韵言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此身已觉此生浮,去作云山老比丘。

古寺闲门人莫问,寒绡蒙首涕慵收。

道林风月心能了,子美工夫志未酬。

为问太原王处士,一瓯春露可同不。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次韵言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超然,以及对佛法的深入理解与追求。首句“此身已觉此生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仿佛自己在虚幻的世界中漂浮不定。接着,“去作云山老比丘”则表明诗人渴望隐居山林,过一种与世隔绝、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成为一位修行的僧侣。

“古寺闲门人莫问”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选择远离尘嚣、静谧清幽的古寺作为修行之所的愿望。这里“闲门”既指古寺之门常闭,也暗示了诗人希望避开世俗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寒绡蒙首涕慵收”则通过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即使泪水如寒绡般凝结在头上,也不愿轻易擦拭,或许是在表达对过去或某种情感的不舍与留恋。

“道林风月心能了”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认为风月等自然景象都能映照出心灵的真谛。而“子美工夫志未酬”则是借杜甫(字子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有远大的志向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但尚未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最后,“为问太原王处士,一瓯春露可同不”以设问的方式,邀请另一位高士共同品味春茶,共享宁静与智慧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和对精神交流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生活态度、修行境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溪岩杂咏·其二

一钁足生涯,居山道者家。

有功惟种竹,无暇莫栽花。

水碓夜春米,竹笼春焙茶。人间在何处?

隐隐见桑麻。

(0)

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分韵得梦字

凉风振林木,恻恻初寒动。

肃客桃花源,张筵鸣玉洞。

落日照金樽,飞雪栖画栋。

谈玄味妙理,谑笑杂微讽。

取琴雪巢弹,共听金石弄。

嘉会固难并,聚散恍春梦。

明发大江舟,天阔孤鸿送。

(0)

送族侄扩之通州

吾族最全盛,家声诗礼传。

自遭丧乱后,谁能事陈编?

犹子苦好学,乡闾称独贤。

文采珊瑚枝,照映《棠棣》篇。

时同竹林会,啸咏相周旋。

一朝携酒至,别我荒城边。

问渠欲何之,言将适通川。

通川渺何许,远在沧海壖。

府侯朱夫子,招我开讲筵。

老怀极慰喜,汝去毋留连。

吹墟千里外,感激故人怜。

修程尽努力,慎勿中道捐。

蛟龙起春雷,雕鹗抟秋天。

物遇各有时,立功须盛年。

此行非草草,著鞭宜尔先。

要登青云路,忠义尚勉旃。

舟发梁溪水,帆拂狼山烟。

骨肉重相思,两地心悬悬。

长江浩无波,击楫秋风前。

行当赋清句,怀此山中泉。

(0)

中秋次同院人韵

鸣驺杂遝款庭中,宴罢扶携看醉翁。

禁钥锁深秋院月,天香吹湿露华风。

终宵倚树怜吴质,何处登楼觅庾公。

挹取清光照方寸,此时分散莫匆匆。

(0)

为叶敬甫赋母线石

密密线缝裳,依依石在匡。

石如心不转,线与恨俱长。

尚想精神聚,宁容发体伤。

殷勤珍袭意,尔后永毋忘。

(0)

泾县石壁道中

万山从西来,中断忽如劈。

攒峰阻重关,两崖立坚壁。

绝壑喷飞流,触石势逾激。

神龙宅其下,白昼飞霹雳。

涉险恐羸骖,凌高快健翮。

须臾得仙馆,颇觉契幽寂。

入竹敞凉轩,扫花吹铁笛。

坐久竟忘疲,尘襟忽如涤。

翻思崎岖间,使我心戚戚。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