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已觉此生浮,去作云山老比丘。
古寺闲门人莫问,寒绡蒙首涕慵收。
道林风月心能了,子美工夫志未酬。
为问太原王处士,一瓯春露可同不。
此身已觉此生浮,去作云山老比丘。
古寺闲门人莫问,寒绡蒙首涕慵收。
道林风月心能了,子美工夫志未酬。
为问太原王处士,一瓯春露可同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次韵言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超然,以及对佛法的深入理解与追求。首句“此身已觉此生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仿佛自己在虚幻的世界中漂浮不定。接着,“去作云山老比丘”则表明诗人渴望隐居山林,过一种与世隔绝、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成为一位修行的僧侣。
“古寺闲门人莫问”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选择远离尘嚣、静谧清幽的古寺作为修行之所的愿望。这里“闲门”既指古寺之门常闭,也暗示了诗人希望避开世俗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寒绡蒙首涕慵收”则通过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即使泪水如寒绡般凝结在头上,也不愿轻易擦拭,或许是在表达对过去或某种情感的不舍与留恋。
“道林风月心能了”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认为风月等自然景象都能映照出心灵的真谛。而“子美工夫志未酬”则是借杜甫(字子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有远大的志向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但尚未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最后,“为问太原王处士,一瓯春露可同不”以设问的方式,邀请另一位高士共同品味春茶,共享宁静与智慧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和对精神交流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生活态度、修行境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艺术追求。
凉风振林木,恻恻初寒动。
肃客桃花源,张筵鸣玉洞。
落日照金樽,飞雪栖画栋。
谈玄味妙理,谑笑杂微讽。
取琴雪巢弹,共听金石弄。
嘉会固难并,聚散恍春梦。
明发大江舟,天阔孤鸿送。
吾族最全盛,家声诗礼传。
自遭丧乱后,谁能事陈编?
犹子苦好学,乡闾称独贤。
文采珊瑚枝,照映《棠棣》篇。
时同竹林会,啸咏相周旋。
一朝携酒至,别我荒城边。
问渠欲何之,言将适通川。
通川渺何许,远在沧海壖。
府侯朱夫子,招我开讲筵。
老怀极慰喜,汝去毋留连。
吹墟千里外,感激故人怜。
修程尽努力,慎勿中道捐。
蛟龙起春雷,雕鹗抟秋天。
物遇各有时,立功须盛年。
此行非草草,著鞭宜尔先。
要登青云路,忠义尚勉旃。
舟发梁溪水,帆拂狼山烟。
骨肉重相思,两地心悬悬。
长江浩无波,击楫秋风前。
行当赋清句,怀此山中泉。
《送族侄扩之通州》【元·华幼武】吾族最全盛,家声诗礼传。自遭丧乱后,谁能事陈编?犹子苦好学,乡闾称独贤。文采珊瑚枝,照映《棠棣》篇。时同竹林会,啸咏相周旋。一朝携酒至,别我荒城边。问渠欲何之,言将适通川。通川渺何许,远在沧海壖。府侯朱夫子,招我开讲筵。老怀极慰喜,汝去毋留连。吹墟千里外,感激故人怜。修程尽努力,慎勿中道捐。蛟龙起春雷,雕鹗抟秋天。物遇各有时,立功须盛年。此行非草草,著鞭宜尔先。要登青云路,忠义尚勉旃。舟发梁溪水,帆拂狼山烟。骨肉重相思,两地心悬悬。长江浩无波,击楫秋风前。行当赋清句,怀此山中泉。
https://shici.929r.com/shici/7UgekE.html
万山从西来,中断忽如劈。
攒峰阻重关,两崖立坚壁。
绝壑喷飞流,触石势逾激。
神龙宅其下,白昼飞霹雳。
涉险恐羸骖,凌高快健翮。
须臾得仙馆,颇觉契幽寂。
入竹敞凉轩,扫花吹铁笛。
坐久竟忘疲,尘襟忽如涤。
翻思崎岖间,使我心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