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玻璃,远送目斜阳,渐下林阒。
题叶人归,采菱舟散,望中水天一色。碾空桂魄。
玉绳低转云无迹。有素鸥,闲伴夜深,呼棹过环碧。
相思万里,顿隔婵媛,几回琼台,同驻鸾翼。
对西风、恁谁问取,人间那得有今夕。
应笑广寒宫殿窄。
露冷烟淡,还看数点残星,两行新雁,倚楼横笛。
千顷玻璃,远送目斜阳,渐下林阒。
题叶人归,采菱舟散,望中水天一色。碾空桂魄。
玉绳低转云无迹。有素鸥,闲伴夜深,呼棹过环碧。
相思万里,顿隔婵媛,几回琼台,同驻鸾翼。
对西风、恁谁问取,人间那得有今夕。
应笑广寒宫殿窄。
露冷烟淡,还看数点残星,两行新雁,倚楼横笛。
这首宋词《秋霁·平湖秋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秋日湖景。"千顷玻璃"形容湖面如镜,映照着斜阳,随着夕阳西沉,湖边的树林逐渐静谧。"题叶人归,采菱舟散"写出了傍晚时分,游人归去,采菱的小船也渐渐消失在视野中,湖面上只剩下一片水天一色的宁静。
接下来,词人将月光比作碾空的桂魄,暗示明亮的月光洒落湖面,玉绳(银河)低垂,云彩无痕,营造出清冷而神秘的氛围。"素鸥"悠闲地陪伴着深夜,偶尔传来划桨声,打破湖面的寂静。词人借景抒怀,遥想远方的亲人,感叹与心爱之人千里相隔,只能在梦中共度此刻。
"对西风、恁谁问取,人间那得有今夕"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无人能理解这份深深的思念。他甚至想象嫦娥居住的广寒宫也显得狭窄,与人间的离别之苦相比,更显孤独。最后,词人倚楼吹笛,伴随着露冷烟淡的夜色,还有稀疏的星辰和南飞的大雁,画面凄美,余韵悠长。整体上,这首词以秋月为引,寄寓了词人的深深愁思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怀念。
世传阎公学士图,意象旷雅难形模。
山僧临本持索句,展卷复掩空长吁。
秦王功高塞宇宙,搜揽豪隽供驰驱。
内怀矛甲伺同气,外示閒暇耽文儒。
临城开馆构杰阁,坐见瀛海移西都。
分番夕宿无厌倦,珍膳日给何丰腴。
天光下照天策府,煌煌星象经天衢。
房乔夜半进危计,平明一矢惊临湖。
群贤崛起辅贞观,亦有淹滞如颜苏。
惜哉燕翼谋未善,祥麟接武容妖狐。
殿阶置笏怒未解,田舍收麦言何谀。
策名书府真有腼,空与老姥扶天枢。
贵人一代骨已朽,史笔千载心犹诛。
阎公绝艺今亦无,长安落日明榛芜。
孟阳索吾锦,景纯夺吾笔。
老我叹才尽,秀句吐不出。
东阳有行卷,展玩已盈帙。
乘雁岂为多,买菜复求益。
嗟君乃佳吏,家世本经术。一从冠惠文,不肯事佔?。
贞廉啮苦檗,和劲调玉瑟。
簿书谢嚣尘,车马动行色。
君如击水茝,我似退风鹢。
出处两忘言,黄花秋淅沥。
钱塘筑坞高于郿,黄金铸成九鼎移。
木棉羁魂招不得,方士入海从安期。
庐陵二老当时在,翰墨光芒透纸背。
尔后空闻化鹤归,我今欲见啼鹃拜。
长安市上重经过,逢人问是伯休那。
劝君且寻遂初赋,人家国事竟如何。
凤历归明主,龙韬识老臣。
衣冠朝日月,剑履步星辰。
极品跻黄阁,斋居入紫宸。
存心妙经纬,赞化极弥纶。
道教崇簪笏,词林压搢绅。
俭慈为世宝,安乐是天民。
梦卜亲如见,祈禳立有神。
谷城黄石老,衡岳白衣人。
密勿天心契,便蕃帝渥新。
寿尊来玉醴,法乐宴崇真。
重锦颁衣袭,精糜享膳珍。
青溪合瑶草,玄圃植灵椿。
化鹤声逾远,飞凫迹已陈。
松青凋晚岁,林缟失残春。
世事柯山局,人生桑海尘。
十龄传正印,一德镂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