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筑坞高于郿,黄金铸成九鼎移。
木棉羁魂招不得,方士入海从安期。
庐陵二老当时在,翰墨光芒透纸背。
尔后空闻化鹤归,我今欲见啼鹃拜。
长安市上重经过,逢人问是伯休那。
劝君且寻遂初赋,人家国事竟如何。
钱塘筑坞高于郿,黄金铸成九鼎移。
木棉羁魂招不得,方士入海从安期。
庐陵二老当时在,翰墨光芒透纸背。
尔后空闻化鹤归,我今欲见啼鹃拜。
长安市上重经过,逢人问是伯休那。
劝君且寻遂初赋,人家国事竟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尹存庵的行卷引起了诗人陆文圭的感慨。首句“钱塘筑坞高于郿”暗示尹的藏书之富,可能寓意其学问深厚。次句“黄金铸成九鼎移”运用夸张手法,象征其学识如九鼎般珍贵,从郿地迁移而来,显示出其学问的影响力。
“木棉羁魂招不得”表达了对尹存庵的怀念,仿佛他的精神无法被物质束缚,已经超脱尘世。“方士入海从安期”暗指尹可能像仙人般遁世求道,追求更高的境界。
“庐陵二老当时在”提到庐陵的两位前辈,他们的光芒透过纸背,可见尹存庵与他们的交往和受教之深。“尔后空闻化鹤归”进一步渲染尹的仙去,只剩下鹤归的传说。“我今欲见啼鹃拜”则流露出诗人对尹的敬仰,想向其亡灵表达敬意。
最后两句“长安市上重经过,逢人问是伯休那”,诗人走过长安街头,询问他人是否还记得尹存庵,如同询问伯休(东汉隐士)的踪迹。诗人劝告人们寻找尹的遗作《遂初赋》,并以疑问收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尹存庵这样有识之士未能看到盛世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追思和对时局的反思。
六月朔旦昧爽天,我梦蝴蝶飞翻翻。
一声惊觉不可执,铿然有物堕我前。
阴风萧萧榻震动,褰帷一咤声寂然。
向空抹漆无所睹,堂上呼灯人自眠。
一生学道心勿动,养气未敢轻先贤。
元忠昔日鬼移床,厅庑之下凡三迁。
稚圭卧内见匕首,金带忽置城头边。
二公名德余不及,鬼贼揶揄空自怜。
神奸无复照金鼎,偷儿何暇哀青毡。
二端是否吁莫辨,一夕仓卒嗟何缘。
吟哦未断纸窗白,山寺风雨鸣钟悬。
起来搔首空四壁,湿薪灶婢愁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