篬筤枝上雨冥冥,不似黄陵倚棹听。
忆得小堂清响夜,银灯犹在酒初醒。
篬筤枝上雨冥冥,不似黄陵倚棹听。
忆得小堂清响夜,银灯犹在酒初醒。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雨竹》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篬筤枝上雨冥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打在竹子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深而迷蒙的氛围。"篬筤"是嫩竹,"冥冥"则形容雨势微密,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细雨笼罩。
次句“不似黄陵倚棹听”通过对比,将眼前的情景与黄陵(传说中的湘妃祠)的典故相联,暗示此处的雨声虽然不同寻常,但同样引人遐想,让人想起湘妃竹上的泪痕,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情感深度。
后两句“忆得小堂清响夜,银灯犹在酒初醒”回忆起往昔在小堂中,酒醒时分听到竹叶在夜风中摇曳的清脆声音,以及那盏银灯的微光,这些细节勾起了诗人的思绪,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现实的雨声,又有回忆中的温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雨竹之声,巧妙地融合了现实与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当下情境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邵洪古邮驿,庭树阴颇浓。
憩午具樽酒,絮碎陈瓜葱。
薄酣面坰野,枯草无春冬。
燕雀侧饥羽,下上声喁喁。
风来极纡郁,热垢相和融。
村民集耆妇,蹙頞鲜悦容。
一春断膏雨,有力难播舂。
昨夜占毕星,月角光熊熊。
斜阳不放高塔沈,烟江匹练漂流金。
暮云不使远山没,天杪残虹悬绿发。
华灯十万桃叶船,煜若烛龙眠长川。
蘋飔静戛水苍佩,柳响暗狎鹍红弦。
佩声在虚弦在梦,翠月当帆有岚冻。
客心与雁千里飘,楼影如鸥六朝送。
凄然倚舷吹短箫,黄姑挂河天泬寥。
秋风已摧木叶尽,馀气恐及吾鬓彫。
长年捩柁乘晚潮,凤城一握看浮瓢。
晚潮南下八十里,芙蓉正开若耶水。
红为芙蓉绿蘅芷,下有三十六鳞鲤,为我衔书到乡里。